懷念林柏楝神父

期數
3568
刊登日期
2012.07.06
作者
標蘭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7 月 08 日

七月七日是林柏楝神父辭世週年,本文是信徒對林神父的追思。——編按


活出基督,這句說話,對我來說,是何等抽象、何等難明、何等難以做得到!但從你的身上卻看到這見證。

記得你初到西貢區時,我們稱你為「飛仔神父」,因為你喜歡駕著電單車(電動摩托車)四處走。那時候的西貢,交通並不發達,村與村之間距離又遠,很多小村落,仍未有直接的公共交通可以抵達,你的摩托車就幫你走遍西貢各窮鄉僻壤,瞭解認識西貢的鄉情;就算水路也擋不了你那股活力,你會借助往來離島的街渡到各小島上探訪教友,因此,沒多久你就對這個人口少少,但分佈奇散之小社區的一切人情、需要,已瞭如指掌。

你知道漁民子弟因為要隨父母出海捕魚而要經常缺課,為讓他們能改善這個現況,你為他們爭取興建漁民村,讓漁民除了船屋外,在陸地上也有居所,好讓他們出海時,就學之子女也可留在陸上,繼續學業;西貢伯多祿村及太平村就是這樣的建成,很多漁民子弟亦因此能學有所成,成為今日之社會棟樑,林神父,你的功勞可不少啊!

當你往各偏遠之地探訪教友時,你看到有些父母雙亡之孤兒,或是一些家長完全沒能力照顧的小童,你就立刻為他們申請入住兒童院,並成為他們的養父;經常去探望他們;你又關注他們的學業,讓他們均有一定之教育程度,今日他們有些已成為醫生,教師,社運積極人士,繼續你為人服務的大無畏精神。

每年暑假,學童有很悠長的假期;但以當年一個家庭普遍有七,八個小孩的家長,那有時間去為子女安排活動,因此不是讓他們幫補家計,就是讓他們通山跑,上山、下海,各自精彩,但意外就因此而經常發生。於是你就為那些較年長,居於西貢市之中學生開辦暑期活動訓練課程,然後再帶領他們到鹽田梓,大浪西灣等各離島,為該區之小學生舉辦暑期活動,我們這班西貢學童就在如此有意義之情況下渡過我們多個暑假,當中我們除得到領袖訓練技巧外,很多人更在服務樂趣中培養出今日喜歡參加義工工作的興趣(我亦有幸是其中一員)。

後來你因事要離開往外地,當時我就好像喪失了精神支柱一樣,幸好輾轉多年後你又重回香港。記得第一次再見你時,是在善導之母堂,那一刻我開心的淚水忍不住直下,心想我們的精神支柱,生活楷模又回來了。雖然你並沒有被調派回西貢,但我已滿足的感到你的身影猶如在附近。

當時我已踏足社會,並與一名非教徒結了婚,因工作非常忙碌,漸漸也就很少再見你了,連電話聯絡也不多。只是一年一次;但你為艇戶,為無証媽媽發聲等服務弱小社群的訊息,卻不時可在報章或電視新聞片段中聽到。相反,我這個由你為我洗禮之教友,卻因種種原因,連主日彌撒也間中有空才參與。直至有一次因懷孕而引起情緒低落,立刻想起你,致電給你訴說,想不到那天下午,你就老遠由新界的另一邊來到我家探我;你沒有向我說甚麼道理,但你那種別人有需要,你就在他身旁的基督精神,卻把我重新再帶回教堂中。

在你患上癌病,經過化療後,天主仍讓你很有活力的為祂的子民服務多十幾年。到你癌病再復發,走人生最後的日子時,我多次往你的居址及醫院探你;最後的那次住院,你的身體已虛弱不堪,連說話及打開眼皮也乏力。記得在你離世前幾天,我到醫院去探你,我把我依賴你這精神支柱的心聲告訴你,要你支撐著。你聽到後竟立刻把眼皮打開,精神也抖擻起來,連自己的病痛也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知道你是想告訴我,你仍會在我左右,幫我、支持我;你那照顧人、為人服務、忘我的心,竟切如此,你給我看到主耶穌在苦路上及被釘在十架上時,仍不忘安慰痛哭的婦女,及為門徒與聖母安排日後生活的芳表。。無奈沒多幾天,天主就接了你回天家。當下雖為你釋下病軀及世上勞苦而釋懷。但心裡對你之感念及不捨之傷痛卻久久不能平復,你那活出基督,為基督作見証的一生點點滴滴將會永存在我及懷念你的人之心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