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近乎「上帝粒子」
(綜合天美社╱天新社訊)梵蒂岡天文台研究員兼發言人康索馬諾修士(G. Consolmagno,小圖)指出,最近有關「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常稱上帝粒子)的新發現能夠幫助科學家解開宇宙各樣事物運作的奧秘,但其命名與信仰無關。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科學家七月四日宣布,他們透過大型強子對撞機控制中心的實驗發現與「上帝粒子」相類的新粒子,惟沒有指明這就是上帝粒子。
這位耶穌會天文學家七月五日說,「這是科學世界中精采的一頁」。他指初步發現上帝粒子是令人欣喜的事,尤其這見證物理學研究和科學家在瑞士日內所投資的瓦粒子加速器取得了成果。
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P. Higgs)一九六O年代提出有「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另一物理學家萊德曼(L. Lederman)把它命名為「上帝粒子」。
「模準模型」理論是物理學中解釋多項現象的重要理論,它涉及重力場,一般相信是「希格斯玻色子」給其他次粒子帶質量,有助填補可觀測世界中的重要元素。
上帝粒子命名
實與信仰無關
康索馬諾修士稱,希格斯的理論之所以重要,是它能夠解釋為何有引力和質量存在。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所做的實驗,是要把上帝粒子「顯示」出來,他說有關數據將可以用作測試標準模型以及「次原子粒子」(Sub-atomic Particle)的運作。
康索馬諾說,人們相信粒子為物質賦予質量,認定有如造物主把東西從無到有創造出來。他認為這說法既不能讓人正確地相信天主,也不能夠讓人正確地認識科學。
另一方面,修士指儘管粒子以天主命名,但這科學發現與「神學或天主無關」。「『上帝粒子』一名稱是萊德曼開的玩笑。」他說:「他以這個搶眼名字去命名自己一本有關粒子物理學的書。」
他說:「他說如果有種粒子可以解釋所有我們想知的事,它應是天主的禮物。這是個象徵而已,跟神學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