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戲有益】新光演義

期數
3570
刊登日期
2012.07.20
作者
陳鈞潤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7 月 22 日

李居明出錢出力救了瀕危的北角新光戲院,把千多座位的大劇院新裝修來演粵劇之外,更把場地充分利用作多元化演出。樓上的三百位小劇場,首先由中英劇團用作戲劇教育劇場。第一個節目是邱萬城編導的《新光演義》,講新光戲院歷盡滄桑的故事。他選擇用相聲方式來演出:演員是阿大(陳楚鍵)和阿細(江駿傑)二人對談,輔以錄像介紹舊香港生活和昔日新光戲院的光輝日子,最後又播放李居明續約租新光的記者會講話交待。

陳江二人的對話,帶出的主題是文化保育和追求夢想。江駿傑起初扮作一般九十後香港少年,被問到夢想是甚麼,就跟著大眾的公式化答:「讀到大學畢業,賺很多錢,買屋娶老婆。」很少年輕人會衝破這框框去追求自己真正心儀的夢想如演戲等。想一想確實可悲!然後他才在對手多番鼓勵下,說出愛演粵劇的心中夢想。陳楚鍵要他表演粵劇四元素的「唱、唸、做、打」。他其實是八和粵劇學院學生,表演了蘇翁名作《大紅袍》主角海瑞十奏嚴嵩的急口令唱功和唸白。又和陳先後纓槍對打、和合演京劇著名折子戲《三岔口》:二人扮做客棧中摸黑對打。充分表現二人是全能演員的身手。

兩人相聲加錄像還嫌單調,他們再和觀眾互動:邀請幾位觀眾上台分享他們對「今日基建發展蓬勃的香港是否比以前進步」這問題的看法。三名觀眾有兩人覺得算是進步;但其中一位已有保留說基建雖進步了、人的質素卻退步了!另一位覺得是內地新移民拉低了:他們舉例六四晚會和七一遊行,都先後留下大堆蠟燭餘和垃圾要清理,是公德心沒落。第三位認為根本不算進步:香港只是追隨世界科技發展,所以電視機比前先進而已。(我期待演員會跟進這例子舉出電視科技進步了、節目內容質素卻差了;生活便利進步帶來環境污染等,但他們捉到鹿未能脫角。)這位觀眾又舉例說他祖母出口成文諺語豐富,是上代文化比今日濃厚證據。他大學師兄校友畢業時掌握的知識也比他這一代的廣博得多!聽到今日年輕一代港人說出這樣喪氣的話,我心也沈重起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