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行】五餅二魚的奉獻
今日的讀經一與福音均記述增餅事跡,舊約先知叫僕人用二十個麥餅和新麥穗分給一百人吃,眾人吃了,還有剩餘。若望福音記載五餅二魚的故事,耶穌親行奇跡,將五餅二魚分給數以千計的人,讓眾人吃飽,還剩下十二筐碎塊,而答唱詠重句正好表達這兩段讀經的主旨。
五餅二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這個故事在筆者各個人生階段有不同意義。記得第一次聽這個故事是小學時期,當時聽修女講這個故事,心裡已經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升上中學,五餅二魚故事是中學會考聖經科的必讀題目,我知道四部福音同時記載這個故事,但內容並不完全相同,當時雖然熟讀故事內容,卻沒有深入體會其意義。大學時期,由於無須再修讀聖經科,所以很少看聖經,也很少想起讀過的聖經故事。時至今日,執筆之時再仔細研讀這個故事,我發覺這個簡單的故事原來蘊含豐富意義。
首先,在兩個增餅故事中,同樣有人無私地將自己不算得甚麼的食物與眾人分享,天主卻以大能以有限的食物使眾人吃飽。這顯示分施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無私的心,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施予可能成為天主的工具,用以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們也可效法小孩將自己的「五餅二魚」奉獻給天主,「五餅二魚」不一定是物質,我們可在感恩祭中呈奉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憂慮、痛苦、傷害,祈求天主一一照料。
此外,筆者最近參加了一個活動,當日有大約三百名教友出席,負責的神父問參加者每日平均用多少時間看電視、上網、上社交網站和祈禱,結果是很多參加者每日平均用三小時看電視、上網或上社交網站,但是每日用於祈禱的時間卻少於三十分鐘。如果我們可以將看電視、上網、上社交網站、娛樂的時間改為祈禱、靈修的時間的話,奉獻給天主的時間就會成為祂喜悅的「五餅二魚」。
執筆之時,筆者得悉上海馬達欽主教因辭去愛國會職務而被限制行使牧職,謹此希望大家為中國教會和馬主教祈禱,因為我們「只有一個主,一個信德,一個洗禮;只有一個天主和眾人之父,他超越眾人,貫通眾人,且在眾人之內。」(弗四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