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謊言和智者

期數
3571
刊登日期
2012.07.27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7 月 29 日

戈培爾說「謊言重複千遍就是真理」,對應的反駁則有謂「謠言止於智者」。但智者不是芸芸眾生,通觀歷史,人類最黑暗的日子,通常就是芸芸眾生給煽動起來,一心以為鴻鵠將至的沸騰日子。歐洲人都記得納粹聚會的聲威和《雙城記》裡的斷頭台熱潮,中國人都記得萬民奮發「橫掃一鵴牛鬼蛇神」的紅海洋時代的歡騰。那時有點聰明的知識人,能走的早都走了,留下的全都噤聲,不少還不住自我討伐,連私下把腦袋往非主流方向轉一下的勇氣都欠奉。智者何在?蘇格拉底不是給雅典最熱烈的愛國者們集體投票處死的嗎?耶穌不是在曾簇擁著他榮進耶京的人群的歡呼中被釘的嗎?

有史以來,沒有人一位在眾人之事裡弄潮的人不會以為自家說的不是真理,而他們口中念念有詞的愈是簡單,愈是非黑即白,即愈有號召力,而扭曲也必在這簡單化陷阱中。世上的「理」常不外兩條思維路徑,一是從某一簡單的「公理」推導出簡單的定義,把具體的人和事套進去論斷其正邪。另一思路是在現況和歷史中找因果關係,把結果給定一個原因當成鐵律,拿來論斷現實裡的人和事。但作為推論根據的「公理」只可能在某個限定的範疇才可成立,演繹過程使用的概念和邏輯行進每一步亦可能大有問題。而世間萬事甚麼是因甚麼是果,常只是提出者的主觀看法。萬事不但常倒果為因,而即使有因果,也可以有無數種可能性。只挑出其中一兩件來論證某人和事的性質,能不兒戲?

人不是神,沒有人全知全能,也沒有人能窮盡萬事底蘊。人可以使用任何思想模式去論證任何人和事,但得知道自家現在說的,極可能若干時候連自家都會有不同意向。容許別人質詢,即使按照你當下的思維模式,那些與你的結論背反的事實又該作何解釋?只有能包容所有事實的見解才是較貼近真相的猜測。蘇格拉底說自己只是智慧的助產士,他沒有發明任何真理,只是最善於在別人的振振有詞裡反詰。而太多被質詢者老羞成怒,蘇老頭子之死便理所當然。而在歷史上,我們總是看到,處於弱勢時「智者」總是控訴論敵以言入罪,在得勢後竟會比當初的敵人更霸道,主張更偏激。這是否就是人性的通病呢?這是否是獲得一呼百諾的不二法門呢?

真理並不廉價,耶穌教人要從窄門進去,闊門會導致喪亡,竊以為就基於此。希特勒其實也不是天生的魔頭,我寧可相信,他是幾個世紀以來日爾曼人的某種意識形態傾向沉積的結果。裡面包含有芸芸眾生的盲目和歷代「智者」的偏頗。要製造一個智者很難,要製造千萬個希特勒其實很易。不信?多讀點第三帝國的文教史料便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