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教之以理 善與人同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認識了一位同氣相投的好朋友——瑩。她對教育孩子有一套方法,常使孩子心服口服。她告訴我:有一次與女兒彤彤(小學四年級)乘地鐵時,囡囡在椅邊拾到一部手提電話,並觸弄著開心不已。她冷眼旁觀,明白小女兒的貪念又起,便與她打開話匣子;「彤彤,如果媽咪一時大意失掉了手機,你估我的心情如何?」「你一定很難過又焦急呢!」我刻意回答:「你估得對!難過的是又要花錢買部新的電話,急的是失去所儲存的資料,連打電話給你也有難度,真慘呀!」她凝望著我若有所思的問:「我真想找回它的主人,還給它呀!」我知女兒已動了慈心,於是我開心地說:「乖女!你會為人家著想,真太好了!但我們怎樣找到它的主人呢?」聰明的孩子提議:「我們用它(指著電話)找主人,或交給地鐵站長,如果有人報失就可以物歸原主啦!」我們決定採用第二個方法,到站就交回站長,他要求留下我們的聯絡電話,便完成奉還的計劃。我們開心地回家,女兒笑得甜甜的,這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的親身體驗。
想不到一星期後,失主致電多謝我們,又問及孩子所讀的學校。當然,這不是秘密便告訴了她。豈料,三天後,女兒放學回家馬上告訴我,校長在早訓時向全校同學宣讀了一封感謝信,並寫明要多謝4A班的李彤彤同學,當時女兒喜出望外,校長讚她誠實,給予優點作表揚,同學們都以羨慕的目光看著她,她的同窗好友更送她掌聲,表示欣賞她的行為。
學期結束時,不單在成績表中有誠實A等及優點一個,且有一張美觀的獎狀給予女兒。這個機緣讓孩子得到很大的自我肯定,從此,她更留心把該做的事做好,成績也提升了。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讓你在上面塗上色彩,若能把握每個機會循循善誘,使他們在父母師長的教誨中,更在成人的身教感染下,明白人生的正理,在我們的行為上,體驗到做一個行為正直的人是如何美好!
身教重於言教,一時的貪念,只為我們的下一代種下苦果。所以,若偶然看見,父母推孩子越過地鐵的收費關卡而不拍八達通就乘車,我心裡實在很難過,他所慳的是微不足道的金錢,卻給孩子教育成貪小便宜的人,下一代在我們手中陶成,真值得我們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