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要守緊家門
一石擊起千重浪,一門國民教育科牽動無數香港家長心弦,九萬人在酷熱天氣警告下仍然扶老攜幼走上街頭,可見情況之嚴重。可惜政府態度強硬,不但絕無撤回方案之意,連押後推行也不在考慮之列,三年開展期將如計劃進行,政府也拒絕回應三年後如果仍有強大反對會否考慮撤回。由此可見,政府在推行國民教育這方面是如箭在弦,不得不發。平心而論,這些年來,香港教育所面對的問題千頭萬緒:殺校問題、小班教學、老師工作量、教學語言問題、融合教育、大學資助學位不足、副學士認受性、跨境學童……等等。再加上新高中會考剛過去,各個科目仍需檢討調整,凡此種種,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也想不出國民教育會是最迫切要處理的教育問題。但一再強調要以民為本的政府卻要把國民教育放在最優先項目中,原因為何,值得深思。
面對強大反彈,政府主要有兩方面的回應,一方面宣稱會成立有廣泛參與的委員會,在三年開展期內進行檢討,並向教育局提出建議。但委員會的權責如何並未清楚,而所謂「有廣泛參與」這用詞更可圈可點,妙用無窮。還記得多年前上勞資談判這門課時,老師曾說過,作為資方,公司中最好當然是沒有工會存在,免得出現有組織性的反對力量,但一旦工會出現了,那麼就愈多工會愈好,再不成公司自己組織一些工會出來,表面上可美其名為使有不同意見的員工都有參與,實際上是矮化反對力量,使成為眾多代表之一,再者人多意見多,最終就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資方只好擇「善」從之。想不到多年前所學, 還能用得上。
另一方面,政府強調學校和老師在國民教育這科目上有高度自主權,可自行決定教材和教學內容,也不會強制採用政府資助出版的教材。為安撫家長疑慮,政府更為學校和老師送上高帽,一再強調他們的專業性無可置疑。說老實話,這些年來,眼看眾多專業界醜聞不斷,筆者對專業操守實在不敢奢望。更且老師受僱於學校,學校受政府資助,有何能力向政府說不?就算不以陰謀論來看,一所學校有何資源自行發展教材呢?請問政府是否也會給予所有希望自行發展教材的學校與國民教育中心同等的資助呢?即使可以,還有有關指引方面仍是頗具爭議的!
說到這裡,或許天主教學校的家長會比較安心一點, 因為教區已說明有意自行製作教材,而教區也應有能力與政府週旋。不過居安思危, 要小心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翻看二O一一年為校本條例「陳日君樞機的一席話」有以下說法:「辦學團體可以提名百分之六十校董並不充分保證法團校董會一定會尊重我們(辦學團體)的辦學理念。有辦學經驗的人都知道辦學者不是常用多數壓倒少數來解決問題。一起辦教育需要有共識,如果有一位強烈反對我們辦學理念的人士入了校董會,他可以搞到天翻地覆(譬如有人主張推進不正確的「國民教育」而在學校中造成分裂)。那時,那百分之六十的校董也未必能有效地維護我們的辦學理念。那時辦學團體也已沒有機制插手參與,只有讓政府來解決了。」這些話去年看時不以為意,而今再讀,叫人心寒。
為今之計,必要守緊家門。有能力、有時間的家長要積極參與校董選舉,沒時間的也務必參與投票,要向各候選人質詢其對國民教育的取向。日常要與子女多溝通,暢談家國時事,不時查問學校教授情況。最好建立電子平台,公開各校施教情況,讓家長們互相溝通,彼此支援。為了子女,大家還是辛苦一點吧!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