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自在】一晚表演 兩種感覺
蘋果:「手舞足蹈、好過癮!」
七月六日晚上,我和幾位組員一同在兆基創意書院欣賞了一晚「工人文化藝術節2012」的演出,當晚節目很長,較一個演唱會表演更長,完結的時候已差不多晚上十一時,返抵家中已經半夜。表演項目很多,有些很吸引我,有些則使我悶極了,因我聽不懂普通話,有時候聽不明表演者講甚麼,只有字幕打出的歌曲,才可以一邊看字幕一邊聽歌。
在眾多表演項目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女工開枝散葉種藝團」所演出的話劇,主要講述女工們如何藉著一雙手改變自己的人生路。這使我想起香港一些雙職母親,以前女性出來打工,大多數只會做工廠妹;現在有很多行業都會有女性參與,包括消防員、警察等等。
話劇表達出一個共通性問題,就是那些無良僱主不斷壓榨工人的工資;最可憐就是一些內地民工,為了想回鄉探親,不但被無良僱主拖延薪金,新春之後,老闆更藉著不同因由,解僱舊員工,改聘一些新員工!於是舊員工為了返鄉,就要以工資換探親;但新春過後,又要尋尋覓覓找新工過活。
當晚活動另外一個環節,是問觀眾是否是一個工人?如果是的話,你會怎樣形容自己?主持人邀請大家用紙條寫下或畫出來,然後他們會將個人寫成的紙條貼於表演場外,供大眾欣賞。主持人在台上讀出幾張作品,有人形容自己是用健康換金錢,聽後令我感慨良多!
在節目完結時,來自北京的「新工人藝術團」唱出國語版的「勞動者之歌」,他們要求全場人站起來,因很多人早已聽過,對這首歌全不陌生,果然一呼百應,全場每人都站起來和唱,把表演項目帶到整晚氣氛最高峰,全體觀眾又和唱又手舞足蹈,像是進入了忘我地帶,眾人齊齊玩得好開心!
婉兒:「飛鳥盡、良弓藏。」
近數年,香港民怨沸騰,人民試圖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向政府表達意願,有人選擇示威遊行、有人選擇靜坐抗議、有人在網絡上發起運動。
於中環匯豐銀行總部地下,一群自稱進行「佔領中環」的年輕人紮起一個個帳蓬,每一天都在該處以各種形式反對地產霸權。
年輕多好!他們還可以為理想而放棄一切,為著對社會的抗爭而付出自己的時間。「工人文化藝術節」演出當晚,有一隊表演樂隊「四點打後」就是來自「佔領中環」行動,他們以多首歌曲來控訴資本主義的專橫與無理。
這群後生仔這種與眾不同的行動,令我不禁對比現在某些「八十後」或「九十後」,他們大部份隨波逐流,認為炒賣股票或銀行紀念鈔,較去找一份工作所得到的錢來得更多更快!他們這種搵快錢的心態,其實就是受到資本主義的「洗腦」!
話說回來,香港物價飛騰,現時買一個快餐動輒要三四十元,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甚麼動力,去驅使他們找一份工時長工資低的工作呢?他們即使窮一生努力工作,都未能找到一個安樂窩!
當晚曲終人散後,背負一身勞碌傷患的我獨自踱步回家,回想起歌曲內容感觸良多,常言道:「功不抵過。」在瘋狂資本主義底下,我們一眾前線勞動工人就有如馬前卒——前線炮火連天,後方卻歌舞昇平;從歷朝歷代的忠臣直到現今的工人,莫論如何勞心勞力,鞠躬盡瘁,稍一差池到頭來都是「飛鳥盡、良弓藏」。
北區就業問題關注組撰文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新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