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期數
3575
刊登日期
2012.08.24
作者
孫蘭孝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8 月 26 日

本年盛夏,我展開了闊別七年的朝聖之旅,來到聖金大建的出生地韓國松山、以及其周邊的信仰發源地和殉道聖人墓地朝聖。

初作朝聖旅客時,心思會偏向所到的每一處朝聖地,是否有景致吸引的宏偉聖堂,以及嚮慕那些鬼斧神功的藝術雕琢,自我陶醉於那嘩然的嘆喟。朝聖結束,自覺以為進入了寶山並胸懷大志掏盡世界,其實只不過以五官之飽福來填滿心靈的空洞,遲鈍的心卻一直沒有自我覺察及細味朝聖的真諦。

事實上,韓國的聖堂建築及藝術風格,與歐洲源遠流長的成就是不能同日而語的。然而,此次朝聖之旅,心態是帶點反常了,心靈的喜悅並不受制於眼前的一景一物,每到一處朝聖地,我所凝神注視的並不是其鬼斧神工的精雕細琢,或精研深究其是哥德式或巴洛克的建築風格,也不是以批判排外的心去審度聖堂的禮儀空間是否得宜,因為來到韓國,令我印像最深刻的,竟是當地天主教信仰的萌芽,是全賴當地人民自發地向外尋找關於天主教教義,並經過有系統的探究鑽研而得以傳播的,這與大部份國家經傳教士引入教義而得以廣揚大不同。

基於這樣獨特的歷史及文化背景,當我踏足韓國的每一間聖堂時,我的焦點不再是那些視覺之美,當然視覺感官的美態可以收相得益彰之效。然而,更令人舉心向上的是緬懷當地人民那種尋求聖言真道的堅毅精神,並且以開放的心,承認萬物都要歸於基督(參閱弗一10;哥一16﹣20),因為聖保祿宗徒曾說:在主內合而為一,只有一個餅、一個身體(參閱若十七21;格前十17)。

透過這次朝聖,讓我體會天主的化工是人無法考量的,信仰的種籽一旦落在地上,天主自會照料,並得以發展存留:「上主,有你作我們的創造者和主宰,是我們的榮耀。求你復興你所創造的,保存你所復興的。」(常年期十八主日集禱經)猶記得在旅程的中段,我因自覺心散而向隨團神師分享,神師回應我說:「接受自己當下的軟弱和限制,同時要抓緊可以讓自己投入的一刻......。」今次朝聖最大的得著,是讓我深刻體會天主與每一個民族那份獨特的關係,基於天主對人類那份忠誠盟約與至善,也讓我學習以一顆純如小孩的天真美善心,回歸自己的內心,細嘗天主與我、以及人與人之間那同屬一棧一牧的關係。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