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談立法會選舉結果

期數
3578
刊登日期
2012.09.14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9 月 16 日

(天亞社訊)有時事評論員認為,泛民主派雖在本屆立法會選舉取得關鍵的三分之一議席,但香港今後的民主發展仍有不少隱憂。

香港回歸以來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於九月九日舉行,所有地方直選和功能界別,包括這次新增的十個議席,共七十席已經產生,泛民主派取得廿七席,未來在修改行政長官或立法會產生辦法等議題上,他們仍有足夠的否決權。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執行秘書陳麗娜認為,這次泛民主派在地方選區失利,令香港日後推動民主發展更為艱難,並顯示「中國政府已全面掌握了選舉工程」。

她對天亞社說,最近的國民教育課程爭議影響投票人數,但建制派的成功配票並輕易動員長者投票,顯示整個選舉制度是鞏固建制派的力量,對泛民主派不利。

陳麗娜不諱言,泛民主派各自為政,「選舉策略只是不停喊自己選情嚴峻,沒有好好協調」,這是問題所在。她認為,泛民應該認真檢討,反省今後的路要如何走。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對天亞社說,泛民候選人雖贏得廿七席,但除了在「超級區議會」五個議席中取得三席外,他們在地區直選只得十八席,「這是頗重大的挫敗」,因為選民人數比上屆多了百分之八,但他們的議席卻沒有增加。

本屆立法會投票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三,有逾一百八十三萬人投票。

林和立解釋,這是因為各民主黨派之間出現分裂,激進派與溫和派似乎難以協調,甚至以後的鬥爭還會存在,「這將是香港民主發展的隱憂」。

林和立說,香港市民素來對政治比較冷感,但似乎經過兩個多月來梁振英當選行政長官和反國民教育事件的洗禮,長遠來說為推動公民社會是好事。

不過他說,泛民主派議員雖佔逾三分之一,但在議事廳內仍是少數,加上他們的分裂,除了發出批評的聲音外,能做的事不多。

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奪得十八席,比上屆少一席;在傳統的功能組別,包括教育、法律、會計、衛生服務、社會福利及資訊科技共六個界別均勝出,比上屆多兩席;加上超級區議會的三席,共廿七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