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鞏固新聞傳訊系統

期數
3578
刊登日期
2012.09.14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9 月 16 日

(天美社訊)每當面對指控和傳言,教廷的傳訊和公關系統便肩負起為教會澄清信息的任務。

教廷最近在傳訊工作上推陳出新,以證它嚴謹看待媒體攻擊和澄清的兩面功能。第一項措施是聘請信徒資深記者伯克(G. Burke)出任高級傳訊顧問,協助教廷國務院「管理」信息,伯克是主業會成員,也長期為「霍士新聞」擔任羅馬的通訊員;他既熟悉教會,也能夠從抽離角度協助教會。

對於教宗本篤十六世二OO六年在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演說所引起的爭議,伯克以及不少記者承認,這誤會本該可以避免。

伯克對天美社說,這次學術演說針對神學生,故引述十四世紀拜占庭皇帝所指,信仰若沒有理智支持會造成邪惡這些言論並不構成問題。「然而,當演說被擇為斷句、擇要或以新聞頭條方式呈現時,便會面目全非。」他說。

另一位信徒記者兼主業會成員瓦爾斯(J. Navarro-Valls)曾領導教廷新聞室二十二年,他了解亦滿足到傳媒對被訪精句快、簡的要求。

教廷自瓦爾斯二OO六年七月退休後不久即捲進與傳媒關係失控的狀態中,雷根斯堡爭議事件就是於他退休兩個月後發生。

意大利隆巴爾迪神父(F. Lombardi)接任為教廷新聞室主任,他作風低調而親切,並領導梵蒂岡電台、電視台與傳媒打好關係。

隆巴爾迪神父以深思熟慮、坦率、開放的態度,能把握時機耐心地回答記者的提問,他亦時刻留意並監察著坊間對教宗和教廷的報導。

神父須決定何時應澄清不合理和不實報導,但對於一些不值得留意的事,他會採取克制態度。

其一例子便是一名意大利香水製造商為教宗本篤十六世配制出一款香水,媒體卻說成「教宗度身訂造自己的香水」;當記者向教廷查詢這事情是否屬實,教廷連「不評論」也沒有說。

隆巴爾迪神父對天美社表示,審慎發言很重要,因為當教廷作出任何批評意見,即使是指事件作假,「官方」回應也可能讓無事實根據的事件被大造文章。

神父稱,即使有關問題沒有事實根據或根本未經查證,但當教廷否認事件,有時只落得給記者以「只懂為某某辯護」作回應。

他說,部份問題起因是媒體互相競爭,想爭先去披露問題,作者惟有盲目地依賴不大可靠的消息來源、略去查證或覆核的工作,「因為他們害怕落後於人」。

隆巴爾迪神父今年致力作出相關澄清工作。他開創先河,帶領記者走訪梵蒂岡銀行並加入問答環節。

他亦邀請梵蒂岡司法當局法院作九十分鐘的司法系統介紹,並解釋被控偷取教廷機密文件的教宗前私人助理有機會面對的審判和刑罰。

神父亦開始作每天消息簡報。他說這些不是新的傳訊策略,很大程度是針對教廷「洩密」事件的不實報導而作的措施。他說,每天都有虛假不實的消息傳出,故他堅持每天花時間去多次發布消息;而部份所謂的新聞報導每每近乎誹謗,促使他要不斷介入事件。

在一月發生的教廷「洩密」事件中,教宗與教廷神長之間的非公開通訊內容見報。

隆巴爾迪神父批評有欠專業的新聞報導時,不會如教廷國務卿貝爾托內樞機(T. Bertone)般說得更具體,而是採用牧民進路,在聲明和消息發布中予以規勸,指不實報導不僅有違新聞專業,亦不合乎公眾利益。

對於傳媒要求教廷加強透明度,隆巴爾迪神父表示同意,但他指新聞行業同樣要尊重真相、遵行誠信及高尚的標準。

他說理解到新聞工作者在編輯或管理層施壓下,重視報導速度多於真相,他期望新聞工作者能反思他們真正的責任及重視自己的專業。他強調,記者若致力透徹了解事情並保持批判思考,讀者亦會同樣受惠。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