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認識飲食失調症

期數
3580
刊登日期
2012.09.28
主曆
主曆 2012 年 09 月 30 日

一天早午晚三餐,每天如是,看來沒有甚麼特別。但是,對一些人來說,一天定時三餐這個習慣,原來可以構成不少困難和不安,吃東西不再是一件可以享受的事情,相反地變成一件痛苦的事,在醫學上,有對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作出分類,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和暴食症(Bulimia Nervosa)是兩大類。

只對某些食物感到厭惡,屬於偏食,不同於厭食症。厭食症,是故意在進食上作出控制,以達致體重下降的持續情況,較常發生在年青的女性中,但也會發生在年青的男性中。

患上厭食症的人,會覺得自己太肥,出現害怕肥胖的想法,可能為自己訂下較低的體重目標,比標準的體重低百分之十五或以上,對自己的進食作出很大的限制,避免吃一些容易致肥的食物,在進食後會自我誘發嘔吐,或用瀉藥來引致腹瀉,有些使用抑制胃口的藥物和利尿劑來減低體重,有些更做過量的運動來控制體重。經常嘔吐,會令身體的電解質失調,導致身體不適;體重太低,身體機能也可能出現一些變化,例如在男性中有性功能障礙,女性則出現月經停止的現象。假如厭食症在青春期前發生,正常的發育過程會減慢或停止。

暴食症,聽起來似是厭食症的另一極端,但其病徵卻非完全相反。兩者不同的,就是暴食症患者有重複的暴食行為,在三個月內至少每星期兩次,於短時間內進食大量的食物。跟厭食症相似的,就是暴食症患者有很似的心理特徵,過分想?控制體重,所以在持續想着進食的同時,也會以不同的方法如自我誘發嘔吐、腹瀉、不進食和利用藥物,來抵消進食帶來的致肥效果。

同樣地,重複嘔吐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以及其他的身體問題。暴食症患者,有時候也會有厭食症的病史。

均衡飲食對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假如飲食習慣開始出現偏差,或在正常體重下,也持續地認為自己過重或過肥,便應盡早求醫,否則身體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危害生命。

 

[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