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民無信不立
新政府上台三個月,可說全無蜜月期可言,更甚者梁振英班子屢遇挑戰,先有國民教育科的問題,現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也正弄得鬧哄哄,說是舉步維艱亦不為過。究其因由,其實很多人都已指出,是市民對政府缺乏信任所致。根據近期港大民意調查報告,港人對特區政府信任度跌至八年新低。想起來也很諷刺,特區政府經常強調中港融合,但中港差異不少,要真正融合談何容易。但觀乎現今情況,中港人民最少有一點異常相似,更且愈走愈近。那就是大家都不相信政府,對官方言論一般均持懷疑態度。不知特區政府是否可以此向中央邀功。
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信任是要經年累月,艱苦經營,一點一滴累積而來,但卻可以輕易地毀諸一旦。所以最好就是能保持人們的信任。當然現在說來已經無補於事,當務之急自然是重建市民的信任。解決問題的步驟第一步就是找出問題的根源,那樣才能對症下藥,期望早日康復。但觀乎近日政府的表現,似乎他們的問題是:「為甚麼市民不相信政府!」而不是:「為甚麼市民不相信政府?」如此態度恐怕連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還談不上。民無信而不立,缺乏市民的信任,從政者寸步難行,如果以為派些錢,弄點小恩小惠就可以蒙混過關,那是不可能的!
走到今時今日這田地,有人說主因是香港人變得太政治化,凡事都要搞對抗,對政府的好意絕不領情,還要反咬一口。但這說法不大乎合港人的一貫行為模式。港人是經濟動物已是絕無爭議的。根據管理學,信任本身就是減省交易成本的有效方法,可使事情能在有效率和低成本的情況下完成。不信任是要付出沉重代價的,自然可免則免。就以國教問題為例,因為不能信任政府,家長們就要詳細閱讀有關教材、指引和不同的分析文章,還要上街遊行,甚至組織監察組,與學校周旋,所費精力和時間不少。單是上街遊行已不是甚麼樂事,在酷熱天氣警告下何不在商場嘆冷氣,吃飯睇戲,一家團聚,樂也融融,竟要走上街頭抗爭?很明顯,若非事不得已,忍無可忍,港人根本是極易管治的一群。
其實問題核心就在政府本身。首先是人的問題,例如在電視中看到陳局長一臉誠懇,信誓旦旦地強調新界東北發展是建立港人新市鎮而非深圳後花園,本來也有點感動,但馬上想到他在劏房事件中的表現,於是信心就大打折扣。身為特首的梁振英,有關僭建的問題仍不清不楚,市民何來信任呢?同時,政府處事的方法也是原因之一,以國教科為例,事件的導火線是「中國模式」教材和課程指引。出現問題的部份差不多是眾口一詞,不能接受。 就算是官府中人也承認,故此這已不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而是是非對錯的考慮。但政府從不深究何以出現這些錯誤,只是從一開始就劃清界線,好像完全事不關己似的,但上述文件和教材都是在政府的支持和資助下完成,內容出現問題,政府難辭其咎。有如一家高級餐廳,竟然出現鼠蹤,餐廳經理總不能說老鼠是從外面走進來的,與我無關,現在老鼠已捉到了,大家不用擔心,繼續進食吧!如果餐廳還要保持信譽,唯一做法就是馬上停業,全面進行大清洗,讓客人看到餐廳對衛生的重視和決心,信任才能恢復,當然也要一段時間!所謂人誰無過?最重要是正視錯誤,尋找根源,力求改正。如果只是文過飾非,推卸責任,最終信譽不保,舉步維艱。
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