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教會慶祝

期數
3581
刊登日期
2012.10.05
作者
馬利亞諾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07 日

天主教會最重要的近代活動之一將踏入歷史里程碑。普世教會將於十月十一日慶祝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召開五十周年紀念。

一九六二年十月十一日,先教宗真福若望廿三世滿懷信德打開教會之窗,深信聖神會吹拂教會,帶來更新。

在教會史上第廿一個全球大公會議,逾二千五百名主教通過十六份決議,藉以更新天主教的靈性精神,使教會更貼近現代社會。

我認為決議中最重要的文獻是《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它重申天主教會必須為全人類服務,尤其是最有需要者。

文獻首句強而有力地宣講主旨:「我們這時代的人們,尤其貧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亦是基督信徒的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

從這方向為目標,「教會歷來執行其使命的作風,是一面檢討時代局勢,一面在福音神光下替人類解釋真理」。我們受召叫符合基督教誨的觀點強化,改變有違教義的元素。

神長們堅持教會──上主的子民──保護生命和人性尊嚴時不可偏私。梵二的活躍與會者之一,卡羅爾.華迪卡(Karol Wojtyla)總主教,即後來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我們對所有人都負有責任。」

為未出生者出力而忽略軍國主義罪行及不公義導致的貧窮問題,是天主教的不足。另方面,只顧解決軍國主義及貧窮問題而無視墮胎罪行也是天主教的不足。

「故此,由妊娠之初,生命即應受到極其謹慎的保護。墮胎和殺害嬰兒構成滔天的罪行。」(No. 51)

「天主曾經欽定,大地及其所有是供人人使用的......。鑑於世界上存在著許多飢民,故大公會議催促所有私人及政府記住教父們的警告:『要供應食物與餓莩,你若不給他食物,便等於殺死他』。」(No. 69)

就戰爭的可怖和兇惡,主教們強烈宣告:「上述種種迫使我們以新的觀點,研討戰爭問題、現代人必須知道,他們對所有戰爭行為,應該擔負嚴重的責任。」(No. 80)

「各國既以巨額的資金製造新式武器,則無力提供足用的資金以救助全球現有的廣大貧困。」(No. 81)

「所以,我們要全力設法,務使有一天,在各國同意下,得以禁絕一切戰爭。」(No. 82)

讓我們也全力設法,宣揚梵二會議維護生命、社會公義與和平的教導。

 

  • 作者安多尼.馬利亞諾(Tony Magliano)是撰寫有關社會正義與和平的專欄作家。本文取自《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天亞社編譯。

 

 


 

梵二大公會議年表


一九五九年一月二十五日

  •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宣布將召開梵二會議
     

一九六二年十月十一日

  • 梵二開幕,來自一百多個國家逾二千四百位主教赴會,但仍有數百位因交通等問題未能出席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八日

  • 第一會期結束。會議休會。
     

一九六三年六月三日

  •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安息。
     

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 蒙蒂尼樞機(G. B. Montini)當選教宗,是為保祿六世,翌日他宣布梵二繼續舉行。
     

一九六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 第二會期開始
     

一九六四年九月十四日

  • 第三會期開始,教宗保祿六世與二十四位神長為會議共祭。東方教會多位代表擔任觀察員。
     

一九六五年九月十四日

  • 第四會期開始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八日

  • 梵二閉幕,共頒布十六份大公會議文件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