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與甘蜜】困難中的堅持

期數
3583
刊登日期
2012.10.19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21 日

世間掌權者,總有一種宿命:明知不改革,必死無疑,可總是捏捏放放的下不了決心,美其名是為了顧全大局,實質是對掌控的眷戀,長期玩弄所謂鬥而不破、改而不放的遊戲,直到死亡終於來臨時,才幡然醒悟,可惜已噬臍莫及。中東、非洲小國就是這樣。

《馬爾谷》形容主耶穌基督,因為明白天父對拯救世界的大愛,所以祂毫不眷戀群眾的推崇和擁戴,毅然走向耶路撒冷,為完成祂的逾越祭獻。另一方面,門徒卻一再為世間浮淺的高下榮譽而蒙蔽了心目。《馬爾谷》九至十章,記述主耶穌基督在接受苦難前,一再以奇跡、以訓誨教導門徒不可迴避個人的職責,更要多祈禱、齋戒,要過簡樸、純潔的生活,要忠於婚姻盟誓,謙卑開放,才能真正成為祂的門徒。「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十43—45)

要跟隨基督、飲祂的杯爵,說難不難。轟轟烈烈地為信仰作證而給槍斃了,或像越戰前後,許多和尚、尼姑,洪的一聲就是鳳凰火浴,這樣的例子不少。可是要背著十字架,天天跟隨祂就真的說容易其實也不太容易。我在接受修院的培育前,神師是這樣說的:真正是天主的事,一定會經過許多苦難和挫折,太順境的時候就要格外小心,說不定正是處於誘惑中。這教導至今不忘。

《依撒意亞》的「上主受苦僕人之歌」,說的不只是那位僕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其實是每一位真心跟隨基督的人。「上主的旨意是要用苦難折磨他,當他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作了贖罪祭時,他要看見他的後輩延年益壽,上主的旨意也藉他的手得以實現。」(依五三10)頑劣的學生給苦心孤詣的老師,一次又一次從懸崖邊拉回來,學生後來終於脫胎換骨地成了一個正直、良善的人,這一切是老師在挫敗中所看不到的,但他知道,不管將來結果如何,他必須這樣堅持下去,才不愧作為老師。

我們也不是不知道主的訓誨,可總是拖拖拉拉,縫縫補補的不能徹底。我們有各種理直氣壯、似是而非的藉口。幸而,主也明白我們的軟弱,祂在世時既願犧牲自己,為我們成了祭獻,現今進入了光榮的高天,豈不會繼續為我們作中保?「因為我們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們弱點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與我們相似,受過試探的,只是沒有罪過。所以我們要懷著依恃之心,走近恩寵的寶座,以獲得仁慈,尋到恩寵,作及時的扶助。」(希四15—16)

少年們夏夜露營,望著深深的潭水,映照著天上的明月與白雲,很想像詩人李白一樣,縱身跳入潭中擁抱明月,可是雲與星月都高懸天上,下面只是虛假、危險而具誘惑的假象。

月初,我們慶祝了首位出自香港的真福雷永明神父列聖品。真福雷神父在中國傳教四十五年,其中絕大部份時間,埋首於將整本聖經譯為中文,成為聖言的忠實僕人。他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卻在苦難中堅持過簡樸、謙遜的平凡生活、熱愛祈禱、尤其孝愛聖母。我不知道他生前有沒有行過甚麼奇跡,或神魂超拔而飛昇,或像先知說過預言?但他懂多國語文、古舊的和現代的,而且善於與人平易地溝通。他死後卅五年,教會證實他的確是主的良善忠信之僕,進入了他主人光榮的高天,為我們轉達,玉成奇跡。在膚淺與不願堅持的世代,我們需要這樣傳福音的聖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