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滿的夏令營

期數
3584
刊登日期
2012.10.26
作者
保祿的小雞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0 月 28 日

加入團體才幾個月,對團體認識不深,我懷著當攝影師的心情和團體一起到山西的夏令營。夏令營在一間小小的賓館?行,儘管這是間二星級賓館,設備強差人意;但這些小孩卻好像到了樂園一樣,嘻嘻哈哈的玩個不停。

參加夏令營的學生從小四至大學都有,大多是我們團體助學的學生。我們的計劃是高中和大學的參加者可早一天到來,和我們一同籌備,互相認識,並分享共創「和平之家」的體驗。在討論和分享的過程中,大家都能互相溝通,彼此了解,原本素未謀面的學生頃刻間能產生共鳴。這班年青人對和平的理解、對理想的追求,就像魚兒愛水一樣,我們不禁感謝主的愛使我們能相聚在一起。

來夏令營的中小學生大都是從我們和平學校來的,他們早上從不同村子出發,八時左右已齊集在餐廳,隨著組長的帶領坐滿六桌。一張張可愛的臉孔、天真的笑容使整個餐廳都充滿著歡樂氣氛!經過簡單介紹今次夏令營的目標、意義和各人自我介紹後,活動正式開始。

首日的遊戲以和平、友誼、認識自己為主題,「我們心中的和平記號」是要每人設計一個和平記號,貼在山西省自己的家鄉地圖上,讓他們能夠把和平帶回家裡;「我從那裡來」要他們畫下自己入營的路程和當時的心情,無論是小學或大學生,甚至是一些年長的義工,他們都投入地講解自己和平圖像的意義,甚至從昨晚緊張等待今天夏令營的心路歷程都一一和其他人分享。小孩子的活動在晚飯前結束,高中和大學生就於晚上和我們分享當天的感受;分享聚會上,我們都覺得這次相聚中,各人都能分享自己所有,互勵互愛,一起為福音見證。

隨後的兩天活動是以認識真我、對朋友關懷、保持朋友間的友誼、信任別人、團結的力量和自我反省這幾方面作主題。最令他們吃驚的是只要我們有信任別人的心,數十人、每人用三隻手指也可把一個高大的人抬起,可見,信任和團結力量可令世界變得更和平美好。

三天的歡樂時光隨著我們唱營歌《我們不是個富有的人》結束,小孩子們帶著依依不捨和滿袋祝福回家。離開前除了放映一些相片作回憶片段外,我們也邀請他們給四個月後的自己寫一封信,內容是他參加這次夏令營的感受,而我們會在聖誕節左右給他們寄回,讓他們看看四個月後的自己內心有甚麼變化。送走孩子後,我們和大學生一起參與當地的主日聖祭,參與彌撒的教友達千人,使我想起莊稼多,工人少……

最後一天是和高中及大學生分享個人感受和體驗,藉此自我發現,並研討和平教育的理想、宗旨和實踐方式。原來很多大學生都像我一樣,來參加夏令營是帶著「施」的心態,但最後是帶著「受」的心情回去。他們從活動裡學懂了原諒、友情、聆聽、愛護,從冰封麻木的社會中改變過來,認真面對生活和信仰的挑戰。

我們團體的賀姊妹說笑謂,「聖艾智德團體」給人的召叫總是叫你莫名其妙,以為是付出的往往卻能得著,來獲取的卻又會是施予者。就像我一樣,以為是來作攝影服務,卻在這次夏令營得到心中的平安、內心的富足,感受到天父給我的恩賜遠遠多於我所付出的。

回港途中,我想起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二OO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羅馬聖艾智德團體的食堂(Soup Kitchen)與窮人分享聖誕午餐後所說的一句話,「今天這裡發生的如身在家庭般,再也分不清究竟誰去服侍人、誰去被服侍;誰是援助者,又誰是受助者。」 (Today here becomes true what happens at home: the difference is no longer clear between who serves and who is being served, between who helps and who is being helped.)

 

*  有關「聖艾智德團體」和平學校的理念和實踐請參閱
http://www.santegidio.org/index.php?&idLng=1079


作者為聖艾智德團體團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