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教理】人對真理有甚麼本份?

期數
3586
刊登日期
2012.11.09
作者
潘國忠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1 月 11 日

人人有責行事及說話坦誠和誠實。人人都有本份追求和固守真理,遵循真理的要求而處理其全部生活。在耶穌基督身上,天主的真理全部彰顯出來:祂就是真理。跟隨耶穌,就是因真理之神而生活,避免口是心非、假裝與偽善。
 

523. 第八誡禁止甚麼?

第八誡禁止:偽證、虛誓、謊言 -- 依照其所歪曲的真理本身、環境狀況、撒謊者的意圖,以及受害者所受損害的程度而衡量;武斷、誹謗、造謠中傷、誣衊 -- 都是減低或破壞人人有權擁有的好名譽和聲望;諂媚、奉承或逢迎,尤其是為了嚴重的過失,或是為了得到不合法的好處。違反真理所犯的錯誤,若對他人造成損害,還有補償的責任。
 

第八誡命人甚麼?

第八誡命人要尊重真理,為了愛德而謹口慎言:在傳媒和提供資訊方面,要衡量個人和公共利益、保護隱私、避免壞榜樣;在職業秘密方面,應當恆常遵守,除非在特殊情況中,為了重大及相稱的理由;在保證守秘密的情況下所委託的事,也應當予以遵守。


(天主教教理簡編)

※※※ ※※※ ※※※


記得多年前上夜神課時,一名教授曾在課堂上發問說:「你們常常說要尋找真理,那麼,甚麼才是真理呢?」課堂上沉默了片刻後,一名同學回應說:「真理應該是客觀的標準。」教授先生面色一沉,似乎並不滿意這個答案。

「真理應具普世性,即放諸四海皆準。」教授先生仍然一言不發。「真理是圓滿的,並導人向善。」「真理使人得到自由。」「真理是......」連續多名同學發表了意見後,教授先生皺起眉頭,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說:「作為一名基督徒,若有人問你這個問題時,你有一個答案,也只可以有這一個答案,真理是甚麼﹖耶穌基督就是真理了。」

基督徒被召叫跟隨耶穌,就是被召叫以言以行為真理作出見證。第八誡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希望我們可以善用口舌。天主賜給了我們語言的能力,是希望我們可以利用口舌來讚美天主,並為真理服務。此外,人也應善用口舌來尋求智慧,請教智者。最後,口舌應為他人和愛德服務,人應利用口舌來幫助他人,安慰他人,保護他人的名譽,尤其是為被誣告者伸冤。誠實是一項美德,相反,一切謊言、偽證、虛誓、武斷、誹謗、造謠中傷、誣衊、奉承等,都是違反真理的罪過。耶穌就曾說:「你們的話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瑪五37)

在討論第八誡時,通常都會引起一個很大的爭議:就是甚麼才算是謊言,才算是罪行呢?大家說笑時的戲言可以嗎?出於善意的謊言可以嗎?有一名慕道者就曾給我提問說:「若有一名好人被壞人追殺或迫害,那名壞人求問於你那名好人現時的位置時,你會如何處理﹖你會如實告訴他,使好人陷於險境嗎﹖」其實,天主教教理在這方面,也有適當的指引。它指出謊言的嚴重性,依照其所歪曲的真理本身、環境狀況、撒謊者的意圖,以及受害者所受損害的程度而衡量。撒謊本身只構成輕微的罪,但若嚴重侵害正義與愛德,則變成大罪(教理2484)。此外,信徒在有需要時也可保持緘默;誠實就是在應說的事和應保守的緘默之間,適當地保持中庸:這包括正直與謹慎(教理2469)。

綜合以上所言,雖然教理書也認為不侵害正義和愛德的謊言只會構成輕微的罪,但筆者認為還是以慎言和避免謊言為上。因為即使是戲言或是出於善意的謊言,有時也會不知不覺間造成很大的傷害,遠超出於說謊者原來的預計。就讓我們在祈禱中尋求天主的智慧,在敢言和緘默之間保持謹慎和平衡,得以為真理和愛德服務。

 

教區教理委員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