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教理】第九誡:心靈的淨化(毋貪他人妻)
527. 第九誡命人甚麼?
第九誡命人要克勝在思想和慾念上的肉性貪慾。這個抗拒貪慾的戰鬥,要透過實踐心靈的淨化和節制。
530. 純潔還有甚麼其他要求?
心地純潔要求人有羞恥心,去保護人的隱私,表現出貞潔的文雅,約束對別人的注視與舉止,使之符合人性尊嚴和人際關係。心地純潔要求人擺脫瀰漫的色情主義,排除那些助長病態好奇心的事物。純潔還要求社會風氣的淨化,不停對抗那根據一種對人性自由的錯誤觀念而來的時尚的縱容。
《天主教教理簡編》
※※※ ※※※ ※※※
在倫理生活中,我們會認為姦淫,婚外情……,是惡的行為,但是看不見的惡念,又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如裙底偷拍的行為,大學生仿效電視娛樂節目,把性玩意帶進校園,青少年走進虛擬的世界接觸「色情遊戲」,傳媒雜誌偷拍名人私下的生活,圖文並茂,讀者在好奇心和滿足眼目的貪慾下,偷窺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我們可能不認為這有甚麼不當。然而,眼目的貪慾,扭曲了人的思想和慾念,滅弱人在道德上的判斷能力,做出不當的行為。這些雖然暫且不涉及法律禁止的行為,但卻是源於心裏肉性的惡念而起。
外國曾有一案例:一名巴士司機,因一位女乘客的衣著暴露,司機立時要求女乘客下車或穿上外套,否則不會開車,原因是他無法專心一意地駕車。這表現出人在意識的覺醒下,喚起「羞恥之心」,約束自己的眼目,知道甚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不任憑私慾駕馭,做出恰當的行動,符合雙方的尊嚴和人際關係,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幸福。
「心」是人品格善惡的中心,要克服肉身的貪慾,需要有潔淨的心靈,拒絕一切違反貞潔的思念。因為心裏充滿善,就有善的行為;相反,心裏充滿惡,就會誘發惡的行為。我們不可能完全禁止自己的思想和惡念,但是可以把誘惑人肉性的貪慾,轉移至祈禱上,依賴天主的力量,抗拒不潔的思想。
在日常生活上,保持眼目的端正,拒絕色情的電影、淫穢的書刊、圖片、色情的電子遊戲和輕薄的說話。每一位受洗歸於基督的人,應把自己的心靈化作聖神的宮殿,用天主的眼光看待人性的尊嚴,從他人的肖像中看見天主的面容。這樣,第九誡實是引導人獲享真福的途徑:「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瑪五8)。
教區教理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