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與甘蜜】總要使人得益
小病是福。月前住院一段時間,病中感受良多。必須將工作加以整頓,只因連睡夢都夢著自己帶著咖啡杯,從一個會議室跑到另一個會議室。早餐,午餐,晚餐都在會議室中渡過。滿桌子都是三文治、鬆餅碎,再沒有比這更混亂的情況了。醒來驚懼非常,覺得情況雖不中亦不遠矣!其實這些會議都是我需要參與的會議嗎?早午晚開會六次都是有建樹的嗎?可是,作為一個行政人員,又不能把這一切視作無聊或瑣碎。到修院教書,難道是必須做的嗎?許多人,並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薰陶,然而他們的工作不還是很好的嗎?究竟甚麼是我應該做的,甚麼又是我不必做的?
當常年期進入到最後一個星期,教會隆重慶祝基督普世君王節,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信眾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真的以基督為君王。正如我們每年大除夕,常會檢討、執拾家居的用品和資源。看看有甚麼需要保留的,有甚麼需要拋棄的。各大百貨公司也是這樣做,所以總是有歲末清貨大減價。或許我們也要清理一下我們的內心世界。
當比拉多問耶穌說:「你就是君王了?」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若十八37)甚麼是真理?真理就是接受並投向:「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三16)耶穌要求我們投入祂的大愛,我們的心態如何?讓我們看看祂是怎樣的一位君王?祂沒有?使氣指,祂也沒有率性而為,祂總是謙卑地、溫和的為我們承擔著擔子和軛,為的就是使我們能效法祂,放棄追逐世間的營營役役,人間的恩怨糾纏,我們可有追隨?
基督的君王職,不是被推選出來的,也不是靠承繼而得的,而是由祂的聖父按照默基瑟德的品位,被按立的。卑微的受造物,竟然背棄了無限仁慈的全能造物主,如果要靠我們自己贖罪的話,那麼帶領我們並為我們獻祭的君王和司祭,首先就要窮一生的精力和時間,先為他自己贖罪,然後才能贖他人的罪,因為他也是帶罪之身。因此,「基督只奉獻了一次贖罪的犧牲,以後便永遠坐在天主右邊,從今以後,只等待將祂的仇人,變作祂腳下的踏板。」(希十12—13)
怎樣才算是接受並投向主的大愛、做應該做的事?達尼爾說:「賢明之士,要發光,有如穹蒼的光輝;那些引導多人歸於正義的人,要永遠發光,如同星辰。」(達十二3)原來我們該做的事就是總要使人得益,引人認識、信靠和歸於正義。或許在案牘勞形的繁忙中,這也可以作為一點指引:總要使人在主內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