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攝影抒發情緒 兼具關懷社會功能

期數
3589
刊登日期
2012.11.30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2 月 02 日

(本報特稿)本地團體善用攝影活動,有協助精神病患者抒發情緒,亦有讓公眾多關心社會議題。

香港心理衞生會與沙田醫院精神科日間醫院職業治療部,於本年一至七月期間進行「攝影治療」先導計劃(下稱計劃),並於早前舉辦「想說.相說」攝影展,透過攝影作品表達精神病患者眼中的世界,讓更多人認識他們。

受精神分裂症困擾達二十年的Amy,初中時患上思覺失調,後來證實是精神分裂症,迫於無奈在中四輟學;曾四次病發,除影響Amy的工作外,亦防礙她的社交生活。過去半年她參與計劃後,攝影令她與家人多了話題,彼此關係有所改善。現已逾三十歲的她,最渴望能繼續學業,她的作品表達了她對未來的憧憬,讓外界明白她的感受。

香港心理衞進行的攝影治療成效研究,顯示精神病患者參與攝影治療小組後,精神病徵狀顯著減少逾二成四,自我效能感上升近一成,患者表示攝影治療對他們具良好治療效益,建議持續應用並進行廣泛性成效研究工作。

該會訓練及就業服務中心(新界)服務經理吳秀雯十一月七日指出,攝影可作為精神病患者其中一種治療工具,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她指出,部份參與攝影治療的人士患有重症精神病或情緒病,他們性格被動,出現社交退縮,少以言語表達內心感受。

關懷貧窮議題

另一方面,不少人喜歡以快拍形式攝下日常生活片段,並放在互聯網流傳,反映出社會的不同面貌。關注本土社會議題的紀實攝影師曾志浩(Benson Tsang)十一月一日指出,攝影作品成為傳遞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

曾志浩兩年前參與反對政府建高鐵時,開始紀實攝影,他認為相片最能直接揭示社會問題實況,希望藉此喚起大眾對弱勢社群的關注,。

過去兩年來,曾以「看見.不看見」為題,於網上上載他所攝影的街頭長者生活情況,如拾荒長者、推著載滿紙皮的手推車的公公婆婆等,反映長者的貧窮實況,「回想他們在年壯時貢獻社會,如今卻得到這樣的生活,外界應加以關注。」

曾志浩認為,現今攝影愈趨普及,每個人也可以成為攝影師,然而,在鏡頭背後,要顧及道德判斷,若把相片上載,須尊重相中人士,給予應有的尊嚴。「每幅弱勢社群的照片,我只會顯示他們的背後或側面,拍攝目的只是為了讓外界了解社會實況,而非把他們示眾人前。」(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