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聖誕頌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科以下單元: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耶穌誕生前的一年多前,在納匝肋,統治者黑落德王苛徵重稅,令當地居民的生活陷於困境。少女瑪利亞長得亭亭玉立,其父將她許配給若瑟,她卻不大願意。當晚,天使顯現給瑪利亞,預報她將懷孕生子。瑪利亞既惶恐又滿腹疑惑,最終接受。未婚夫若瑟以為瑪利亞不守貞潔,後來得到天使報夢才相信她。黑落德王為了引預言的默西亞出現,下令所有居民返回祖居,瑪利亞遂跟隨若瑟前往白冷,最後在馬槽誕下兒子耶穌。
影片以耶穌誕生的聖經故事作為骨幹,導演同時為故事注入女性觀點,花了不少篇幅,描寫瑪利亞跟若瑟的邂逅、交往,及她的心路歷程的轉變;雖然過往有許多電影起用漂亮的少女飾演瑪利亞,予人清麗脫俗的感覺,這次影片卻以新西蘭演員姬莎嘉素曉絲飾演瑪利亞,她的樣子平凡樸素,性格帶有一點倔強固執,更添人性化。
另一方面,人們對耶穌(在世上)的父親若瑟所知甚少,聖經對於他的記載亦只有寥寥數語,編劇卻透過豐富的想像力,藉著他與懷孕的未婚妻遭到白眼,兩人一起走過漫長及艱苦的旅程,塑造出其敦厚、誠實、富責任感的性格,刻劃出一份使人欽佩的勇氣。
踏入十二月,全球各地的大街小巷早已掛上聖誕節的燈飾,大多數以聖誕樹、蠟燭、聖誕老人、雪人甚至薑餅人作為焦點,卻甚少以耶穌聖嬰一家人作為主角,聖誕節的來源及慶祝的原因,看來早已被遺忘,大眾只是樂於歡度幾天聖誕假期而已。此外,許多商店趁機在櫥窗貼上「聖誕節大減價、清貨促銷」的字句,鼓勵大眾消費。的確,隨著社會進步,人民生活富足,大眾從昔日因迫切的實則生活需要而消費,漸漸變成情緒上的消費歡愉,到最後演變成滿足虛榮與盲目追求物慾,有些人甚至不能自拔,因為過度消費而導致負債累累或誤入歧途。
無可否認,消費有助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然而,它亦不斷改變大眾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例如注重物質生活,功利主義,機會主義),再加上傳播媒介(包括電視劇、廣告、電影、互聯網)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因此受眾需要正確看待有關問題,保持平衡。
討論問題
1. 你計劃怎樣慶祝聖誕節?
2.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追求物質享樂的人嗎?為甚麼?
3. 傳播媒介跟消費主義有沒有關連?為甚麼?
4. 你曾否試過購物後,卻不喜歡所購買之物品?你會如何處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