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手機入侵生活
我生長的時代,見證了手機產品的演進,當年第一代的大哥大手提電話,一方面被視為身份的象徵,另一方面又被笑稱像水壺,那時候這大哥大電話十分昂貴,不是一般人有經濟能力購買。後來,市場上出現了一些體積較小而容易攜帶的手機,從那時起,手機漸漸普及化,慢慢取代當年傳呼機的地位。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除了打電話以外,手機的功能也愈來愈多,紅外線、藍牙、相機、遊戲、互聯網等,從前小小的屏幕很受歡迎,現在的屏幕面積也增大了,不同年代,有不同的趨勢,也有不同的潮流。
智能手機科技的進步,卻令很多人的生活出現了大幅度的改變。不少人從起床開始,已經不斷用智能手機,直至睡覺為止,所以,用智能手機的人,應該不時問問自己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在手機上。
當我們每天細心地觀察身邊的人,便能感受到手機對人們的大影響,以下是幾個例子。我在日本拉麪竅膳,點菜完畢後,都要等待若干時間,這時候,環顧四周,不少顧客都在等候,等待的同時,大部份人都在靜靜地用手機,坐在隔鄰的顧客的拉麫來了,他放下手機,拿起碗筷,準備開始進食,以為他暫時不用手機,但他卻首先以手機為拉麫拍照,然後,右手拿著筷子吃麫,左手卻繼續拿著手機跟其他人以短訊溝通,全副精神集中在手機上,似乎不太投入拉麫的美味。
有一次,我走進商場的洗手間,見到一名男士的背面,他的姿勢是正在小解,那一刻,他左手拿著智能手機,全神貫注在其中。小解時間短暫,但他卻非常善用一分一秒,毫不浪費,一心二用,絕不簡單。
在街上,見過一名年青人,一邊走路,一邊垂頭望著自己的手機,手指不停在屏幕上移動,沒有理會周遭的人與事,也沒有留心地上的障礙物。突然,在他不遠處有一支燈柱,他正朝著那方向走去,有人大聲叫他小心燈柱,因為他正戴著耳筒聽著手機裏的音樂,聽不到警告,最後不幸地「呯」的一聲,額頭跟燈柱正面碰撞,造成了一個流血的傷口。
從這一刻起,讓我們想想,手機是否佔據了生活的大部份時間?有否造成了一些影響?假如你每天用上很多時間在智能手機上,請仔細考慮怎樣把生活平衡一下,作一些適當的調整,享受生活裏其他的東西。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