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傷健共融

期數
3592
刊登日期
2012.12.21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2 月 23 日

十二月九日星期天,我到柴灣青年廣場Y綜藝館,參加了一個由「樂智協會」舉辦的「傷健歌舞同展藝2012」之公開比賽,三個多小時的精采表演,打動了不少在場觀眾的感情,有歡笑,有激動,也有淚水。這個綜藝比賽,跟一般的唱歌跳舞比賽有很大的分別,分別在於參加者的心態,他們的投入,以至觀眾的期望和反應。

這個綜藝比賽,分為四個組別,除了獨唱組專為智障人士而設外,其他的傷健合唱組、親子才藝組和傷健集體創作舞蹈組,都包括智障人士和健全人士,親子組就是智障人士跟家人一起的表演。

觀賞這個綜藝比賽前,其實沒有對參加者的演出水平有任何的期望,但是,聽過獨唱組的智障人士演出後,我覺得他們有些的唱歌水準,更超越了健全人士能夠做到的。評判團更是由一群專業的歌唱教師組成的,他們給予智障人士參賽者的評語,更是像對一名健全人士的一樣,他們評分的準則和要求,似乎沒有因參賽者的智力水平而降低。

親子互動的演出,更是賺人熱淚。環節包括鋼琴、小提琴、虎鶴雙形拳、江南Style舞和手語唱歌。其中,一對母子表演手語唱歌,母親帶領著智障的兒子,以手語演繹一首《愛是不保留》,兒子因智能障礙,不能完全跟隨母親的所有手語,但可見他是十分盡力地表達,而他的每一個手語動作,都是緊隨著音樂的節拍。在整個手語唱歌中,他跟母親有不少身體接觸和眼神交流,深深地表現了母子間的濃情,母親更情不自禁地流出真摯的眼淚,更即時牽動了大部份觀眾的情緒。

傷健集體創作舞蹈組方面,有自創舞蹈,也有模仿歌星的。團體的表演,講求默契和合作,以及表演者間的互動性,智障人士與健全人士都配合得恰到好處,對智障人士來說不簡單,需要花比健全人士更多時間去學習和練習,健全人士也需要抱有耐性,這種共融實在難能可貴。

在這才藝比賽中,看到智障人士的爭勝心不是太強,但他們十分享受在比賽中的參與,非常投入和陶醉於自己演出的項目,全心全意地表演自己的才華。優勝者,當然表現得興奮;沒有獲得冠亞季軍的,也沒有表現得失望。台下的觀眾中,不少都是智障人士,他們有備而來,做了一些顯示牌,支持他們的朋友,像平日見到的粉絲們支持偶像一般。

這「傷健歌舞同展藝」的活動,已經舉辦了很多年,為全港的智障人士提供了一年一度表演才藝的機會,讓他們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潛能,希望這類活動能引起大眾市民對智障人士的關愛,促進傷健共融的目的。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