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關注一國兩制

期數
3593
刊登日期
2012.12.28
主曆
主曆 2012 年 12 月 30 日

(本報訊)律政司早前請求終審法院考慮就居留權問題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基督徒論者質疑,此舉會進一步衝擊「一國兩制」和本地司法制度。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執行秘書陳麗娜說,這次提出釋法是出於政治考慮,反映了維護一國兩制遇到愈來愈多的困難,當中法治是其一最受影響的範疇。

她說,中央對香港干預程度愈來愈大,可幸公民社會同時亦多了關心法治等社會議題。

律政司請求終審法院考慮依據基本法,尋求人大常委會澄清一九九九年釋法的效力,以解決不同類別人士,包括外傭和雙非嬰兒的居港權法律問題。雖然律政司稱此舉不影響司法獨立,但事件引來社會爭議。

談到法治問題,陳麗娜十二月十九日對本報說,早前國家領導人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合作,這都對法治不利。

與此同時,本地法律界關注到釋法的影響。香港大學法律專業學系助理教授張達明說,這次當局要求釋法的內容觸及香港自治範圍,「會令一國兩制變得模糊」。他期望港府尊重法治的同時,中央部門亦自我約束。

這位基督徒法律學者十二月十八日對本報說,目前沒必要釋法,因「雙非問題」很大程度源自港府擴大自由行,而目前當局對醫院的「零配額」政策已控制了有關現象。

張達明指,過去中央信守香港自治範圍,這次提出釋法卻是港府為內地介入香港法治和事務立下先例。他說,近年中央介入香港事務比以往多,「二OO三年七一遊行是轉捩點,當局改變了治港思維」,採用更多行動以遏止社會不滿。

香港大律師公會則於十二月十八日發表聲明,表示深信終院不會因政治上的權宜或壓力而接受於法不合的論據;又表示案件正受審理,不宜對法律理據置評。

對於當局希望透過釋法解決居權問題,陳麗娜指背後的問題,是當局近年更多借助民粹去推動政策和中港議題,會扭曲社會發展,這次釋法便有利用市民對雙非問題的擔憂之嫌。

司法課題以外,陳麗娜指一國兩制在立法和行政層面亦面對挑戰。「立法會議員在議會提出維護一國兩制或司法的動議多不獲通過。」她指議員在立法會推出議案的空間有限。

另一方面,她說當局的政策亦未有回應好中港課題,居港七年才可申領綜援的措施令弱勢家庭處於困難,她呼籲當局在綜援等政策上公平對待新移民和不同社群。

「中港融合有很多方式,但在一國兩制下,不是要兩地的制度融合起來。」她又強調,香港人不單要保持本身社會的開明,也要關心內地民主人權的發展:「內地的民主愈得到港人認同,兩地便能走得愈近。」(煇)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