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戲有益】打轉教室
鄧樹榮戲劇工作室製作的無對白動作劇《打轉教室》,在香港首演於二O一一年底,一年內巡演過愛丁堡藝穗節、北京、上海、杭州、汕頭、深圳,演了五十二場。聖誕節在港重演,又令我這愛介紹劇情故事的不知從何說起!故事就是中學課室中,三男一女學生被罰留堂,和女教師鬥法,就這麼簡單。
不用對白,所以劇中人物亦無名字,只是女教師(鄭麗莎)、胖男生(邱頌偉)、瘦男生(梁家維)、戴眼鏡男生(侯建民)、女生(廖康華)。本應學生坐在位子留堂罰抄一千句「我要做個好學生」,而女教師邊改卷邊監督。但女教師外表嚴厲,一聽到明顯是男友來電就整個人風騷軟化出了課室。學生們就作反了:開頭是各自扭開iPod播自己喜歡的音樂而聞歌起舞。瘦男生是搖滾樂,女生練戲曲水袖,胖男生一時用羽毛球拍作電結他,一時又反轉大膠桶打鼓。眼鏡男生直是雜技員大打空翻。你要我再繼續有條理地描述接下去的情節,我已經記不清場次內容先後序!
因為不用對白,一切用動作表達,所以是充滿動感的戲,輔以敲擊樂為主的配樂:有現場用膠桶打鼓、有播音樂,配合舞蹈或戲曲做打或體操雜技。很多出人意表匪夷所思的表演:例如女教師聽完情話綿綿的電話,燈光一轉紅,她脫了外衣裙,化身為肚皮舞孃表演高難度的熱情肚皮舞,看得學生們目瞪口呆,然後一曲既終,回復正常燈光,她才如夢初醒無地自容!她其實身手矯捷,在搜尋失蹤學生時,用牆上的水管電掣等作攀石式直爬上牆頂,又身體懸空掛在天花吊扇,而地上沒有安全網,只由學生臨時拉張體操墊子、叫人揑一把汗!學生之間常用動作溝通,例如「猜情尋」決定誰有話事 /優先權。動作高難度,敲擊樂熱鬧,所以一浪接一浪地令人目不暇給,全沒冷場。也跨越了語言文化的界限,在全世界那兒演,都人人看得懂,人人有共鳴!結尾高潮是教師和男友由鬧翻到言歸於好(但沒有用「言」),取消罰抄和留堂,趕去赴蜜約。四學生搬出大小不一的紅鼓來一起擊鼓慶祝完場!我印象中年前看過南韓劇團演動作版莎劇《仲夏夜之夢》,有相近的風格!
導演鄧樹榮寄望本劇成為有代表性的香港長壽劇目,我覺得很有可能,祝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