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甘被操弄?

期數
3599
刊登日期
2013.02.08
作者
鍾炳霖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2 月 10 日

文章見報日正迎接農曆新年,在這喜氣洋洋的節日裏,衷心希望撲奶粉狂潮已過,人人母子平安。

在「人都癲」的過去兩週裏,讓我們體會到特區政府與特首的無能。梁振英所謂政策「成熟一項推一項」,除了被人在後面加上「跪低一項」外,更在前頭加上「民怨」二字。雖然估計是時近年晚要囤貨的關係,促使水貨客加緊掃貨,使奶粉貨源在過去兩週更加緊張,但大眾都知道,這不是這兩週的事吧。每逢春節,不大不小的浪潮就會出現,加上去年九月有所謂「光復上水」的搞作,水貨客與部份港人肢體衝突,特區政府簡直就等「民怨成熟一項才推一項」,跟着預計都會照「跪低一項」收場。

二月二日的《明報》及《蘋果日報》分別刊載特區政府應付奶粉荒的四招及十招(內容相同,分類有別),早已有批評指措施難擋螞蟻搬家的效力,特區政府,以至傳媒和部份市民都將事件焦點放在打擊水貨客上,卻沒有一項是針對充當供貨源頭的奶粉商。在電視鏡頭所見,傳媒隨街追訪的,大多都是衣衫不至襤褸但儉樸非常的中港人士,其中不乏老人。在整個奶粉輸送鏈上,他們只充當勞動者的角色,來換取些微小利糊口。

事實上整件事件進行着兩種操控。

操控一,市場操控:市面上已出現藥房小舖囤積抬價,擇水貨客或內地人而沽的現象,截至二月二日消委會接獲有關投訴急升至一百零一宗。有奶粉供應商開倉揭示存貨有一百五十四萬罐,市面卻仍是缺貨!特區政府只打擊相對弱勢的水貨客,而立法會議員欲邀七大奶粉商就此事解畫,彼等卻連是否出席也未能承諾。此七大奶粉商之中有數間因三聚氰胺事件已壟斷了國內一綫城市市場,一直在國內涉及抬價活動。可憐國內嬰兒一是吃毒奶,一是吃貴奶!

今次奶粉商在港雖未具體抬價,但原來政府正擬限制奶粉商賣不盡不實的廣告,譬如誤導指其奶粉能增強IQ等等,制止彼等繼續欺騙市民。奶粉商開倉展示貨源,但同時市面上貨源卻時有時無,看來極像展示實力,以助將來與政府談判。

回到保障本地嬰兒奶粉供應上,筆者同意練乙錚及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向出口奶粉徵收關稅的意見;與其讓奶粉商操控,不若由政府監管調節。如此一來,限制每人携帶出口奶粉數量未嘗不可,如再加上關稅,則由港輸入之奶粉在國內市場未必如前吸引。至於國內市民會否因此而投向內地市場購買貴奶粉,還是向奶粉商起義說「不」,甚至要求政府正視兒童權益,則港人只有寄予期許。

操控二,操弄族群矛盾:操弄族群矛盾用語見於台灣民進黨選舉策略,而國內亦擅於此道。奶粉供應緊張,怎樣說也事關供應的監管與調節,梁振英理應負責。既有「光復上水」在前,梁振英不做實事,卻樂見中港族群矛盾繼續發酵,以利推銷中港融合必須時打一派壟絡一派。事實上,這一策略,已隱見於香港其他社會運動上。甚至在內地,獅龍旗和港獨標籤便在撐《南周》事件上成為反《南周》派攻擊香港人的口實,亦使反《南周》派更自覺「理直氣壯」與「內部團結」。

在奶粉戰中,「光復上水」演化為「光復行動」,行動曾激化至走到旺角街頭量度他們心目中疑似水貨客的行李。得強調,筆者亦欣賞彼等關心社會的熱忱,但他們似乎搞錯抗爭對象。如果因政府太強大,不敢挑戰,而矛頭轉向在香港或是內地社會邊沿討活的相對弱勢者,則於本土無切實利益;反而轉移對事件核心的視線,繼續讓梁振英逃避,摸商家的屁股,亦正中統治者下懷。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