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主教醫院

期數
3599
刊登日期
2013.02.08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2 月 10 日

(天亞社訊)日本九州熊本市慈惠醫院的主席、現年七十六歲的蓮田太二自一九六九年起在醫院工作,他形容這所早期由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營辦的天主教醫院對母親和孩子的照顧,對他有深遠的影響。

「我看見修女們悉心地照料早產嬰兒,有時會徹夜起來陪伴他們。」蓮田續道:「在我長期作為婦產科醫生的職業生涯裡,偶然會遇到因失血過多而瀕臨死亡的產婦,我只能不斷祈禱。」

「有很多次,除了上天的眷顧,我想不出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那位產婦為何沒有喪命。這正是我和妻子在九八年接受洗禮的原因。」他說。

每當蓮田得知兒童受虐待和死亡的事件時,他會遺憾地想,「本來可以做些甚麼事來救助他們」。二OO四年,他與醫院護理部主任出訪德國,在那裡看到一個「寶寶窩」,讓無力照顧嬰兒的父母能不公開身分地留下他們的孩子。

他回國後,熊本接連發生三宗初生嬰兒被遺棄後死亡的個案。終於在O七年五月,蓮田和慈惠醫院設立了日本首個稱為「鸛之搖籃」的棄嬰箱。

「鸛之搖籃」惹來激烈的爭議,但在五年間卻接收了逾八十個嬰兒。訴諸這最終辦法的父母往往以「我還未婚」、「我的經濟狀況太不堪」和「我有外遇」等為理由。

當慈惠醫院發現搖籃內有棄嬰時,他們會聯絡警方、市政府,以及一所育兒輔導中心。輔導中心通常會派人接收,交由庇護中心撫養,直至嬰兒年滿三歲。

庇護中心的幼童把中心職員當作他們的母親,但在現行的規定下,他們年滿三歲時必須被轉送到兒童中心。在被接走的那一天,他們都會哭叫,就好像被人從親生母親手中帶走一樣。

原則上,他們可在兒童中心生活到十八歲,但通常會被寄養家庭或親生父母接走。當他們年滿十八歲時,就要離開兒童中心,面對正在等著他們的一堆困難。蓮田說:「即使不是與親生父母同住,兒童在家庭中成長是很重要的。這對他們的將來有相當大的影響。」

當無法照顧孩子的父母親自前往慈惠醫院求助時,院方會建議他們把孩子送到寄養家庭。截至去年三月財政年度結束時,已有逾一百三十名嬰兒被領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