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聖文德堂
聖文德堂區周年籌款,驀然使我回想起這所聖堂給我帶來的恩寵。回首,我確實在天主眷顧之下,恩寵與慈愛常存不離,無知卻快樂地站起來,繼續尋找天鄉之旅……
承蒙出世十四天便在聖雲仙堂領洗,聖文德堂落成後,我也成為這裡的主日學學生。一九八○年初領聖體和領受堅振聖事,那時只有主教才可施放堅振聖事,而施放者正是已故的胡振中樞機(他受了不少苦才排除萬難在香港當主教,詳情可參閱梁雅明神父著作《露》)。
人長大後,雜質多了,因着某種原故,我離開教會差不多十年,但心仍有縈念(老家),以往能輕易接近的耶穌,似乎離我遠去。那時,我完全找不到一位言行一致、在任何地方見到他就如見耶穌的神父;當時神父為我來說,只是代表懲罰及高高在上,不會告訴我天主是愛。
我回想兒時所認識的天主是慈祥、是愛,若今次回去的家也只有懲罰,我絕不再回去。
就這樣,一個週末回到濶別多時的老家,雖忘卻很多禮儀,但仍見到一些熟悉的畫和神父,他就是已故的梁雅明神父,慶幸當時我除了知道他很愛我們小孩子外便甚麼也不知。禮儀後,我鼓起勇氣去辦告解,一五一十的如實作一次大清洗,淚水流下並不是痛苦,卻是因為能重建失而復得與主的關係,沒有任何東西能再令我和主相隔絕,主的忠僕在愛內循循善誘,帶領我重新啟航、喜樂平安。
那刻,我才漸漸明白,誰沒有迷失?誰不可憐?豈止我一人?原來有很多人都不懂愛及擁有愛的能力,而懲罰只會使仇恨加深。
耶穌說:「吾子我來教你得平安及自由的道理。你當專務的捨己從人,別隨私意,不論甚麼事,甘願少有,不願多有,常尋找下位,事事從人,常常使天主聖意現在自己身上,這樣的人纔能享受和平與寧靜。」(《師主篇》卷三:二十三1,3)
「至於那些愚昧和粗野的辯論,務要躲避,因為你知道辯論只會產生爭吵。」(弟後二23)
「只要我能上救命的岸,至於受的甚麼苦,受苦怎麼重大,何必去注意呢?求你賞賜我善終,賞賜我平安地脫離這個世界就完了。吾主!求祢記念我,領我直到天國。亞孟!」(《師主篇》卷三:五十七4)
感謝主的忠僕梁雅明神父,請為我們祈禱,盼望我能到天國與你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