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釋天主教訓導:同性戀(三)

期數
3600
刊登日期
2013.02.15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2 月 17 日

「先天」學派的研究

「先天」派進行的四項重要研究(沒有重複實驗)激起了大眾的想像力,並恢復人對於有關人類(男性)的先天理論的興趣。這情況尤其如此,因為較早前的一項理論──有關在生命出生前期出現或缺少某些荷爾蒙──,曾經一度受到普遍質疑。

一九九一年,神經生物學家西滿.勒維(Simon LeVay)解剖了三十五具男屍,其中十九人是同性戀者並死於愛滋病併發症。他發現在同性戀者的下視丘(hypothalamus)的神經區域(INAH3)平均比其他男屍的為小,並接近女性腦部發展的大小。這項研究在《科學》(Science)雜誌發表,但一直沒有進行重複試驗。

儘管勒維沒有聲稱他的研究證實男同性戀的起因是先天的,但傳媒的報導卻推動這些說法。因此,有關研究同時受到社會的保守團體及其他研究人員批評。

少數評論員指出,勒維本身也在某程度上受同性吸引,因此可以合理地詢問他能否客觀地研究有關題目。其他評論員則指出,那十六人在死亡的時候,按人們所知他們不是同性戀者,而且有較大的INAH3區域,其中六成也是因愛滋病併發症死亡的。他們反問,勒維怎能肯定這其餘六人事實上沒有受同性吸引。

此外,評論員指出研究中的因果問題。勒維的研究沒有顯示較小的INAH3神經區域是否那些人經驗同性戀的原因,抑或是否同性戀實踐或其他原因,例如致命的愛滋病併發症的結果。

一九九二年,艾倫(L.S. Allen)與高斯基(R.A. Gorski)進行類似的研究,並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表。該項研究報導,他們在三十四具男性屍體發現,他們在大腦半球之間的一束稱為「前連合」(the anterior commissure)的神經纖維是較大的,而這些人在去世時都被確定為同性戀者。有關研究並未好像勒維的研究,獲得傳媒的廣泛報導,也遇到一些相同問題。例如,研究人員依靠一些因愛滋病併發症而死亡的個案作實驗對象。再一次,「前連合」一般不是與性功能或渴望相關的,因此,即使進行重複試驗,研究結果的意義尚不清楚。

其他聲稱男女同性戀者可能由帶有遺傳物質的研究,也見於貝利(J.M. Bailey)和皮拉迪(J.C. Pillard)於一九九一年進行的研究。他們比較了一百一十位自稱受同性吸引的孿生兄弟(包括同卵的[monozygotic (identical)]和異卵的[dizygotic (fraternal)])。他們二人在《一般精神醫學檔案》(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中報導,有百份之五十二的同卵孿生兒的兄弟受同性吸引,而百份之廿二的異卵孿生兒的兄弟受同性吸引。其他類似的研究雖然沒有重複貝利和皮拉迪的試驗,但發表相似的結果。

評論指出,這些研究有助支持「後天」和「先天」兩派論據。如果同性吸引的起因在於遺傳因子,那麼,為什麼其相互關係不見得更強烈。由於異卵和同卵的孿生兒一般都在同一家庭長大,那麼,根據後天論的主張,難道孿生兄弟受同性吸引的現象不可能是類似家庭和關係狀況的結果嗎?

一九九二年,一個由哈默(D. Hamer)領導的研究小組在《科學》雜誌中作出回應,而他們提出理由說明,在幾代的男同性戀之間有基因連繫。研究人員發現,在四十對同性戀兄弟中,有卅三對兄弟(在稱為Xq28的染色體區域)的脫氧核糖核酸標記(DNA marker)跟母親那一邊的親戚是相同的,而這些親戚在某程度上也受同性吸引。各方對這研究的反應由懷疑至樂觀不等。

除了為複製他們的工作外,研究人員也面對一項挑戰:要確定DNA區域中那一對染色體導致同性吸引的產生。他們也要解釋,如果同性吸引僅僅是關乎基因的問題,為什麼相關性不是百份之百。

但是,先天派所面對最大的挑戰,既不是以經驗為依據的,也不是行為的。簡言之,批評者指出,人類不只是基因的總和。對某事物具有遺傳傾向,並不意味著人必須選擇某種特定的行為方式,或者在另一種行為方式不感到快樂。人的行為和身份不可以僅以遺傳的程式來解釋。

莫禮遜作 ╱待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