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再談陪伴孩子的時間

期數
3600
刊登日期
2013.02.15
作者
文文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2 月 17 日

「喂!我是王修女!想跟你媽媽談話!」對方是一位念小三的女孩:「對不起!王修女,媽咪去了圖書館溫習,她要準備考碩士呀!爸爸到公園跑步,我和姊姊在溫習,功課早已做完,下星期是期考我們要溫習了!」我正欣賞一位不足九歲小女孩,能井井有條的敍述一家人的狀況。

這是我學生美美的小女兒,夫婦倆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有兩個可愛的女兒,他們自小便把時間全獻她們。家中書本多於一切,沒有電視,電腦是用來工作和看新聞的。喜愛古琴,粵劇、崑曲及文化活動。家中充滿很濃的文化氣息,卻在輕鬆諧趣的交談中,盡顯各人的獨特。

每逢假期大家共商節目,短假就去看戲,做義工,長假就背起行囊,拿着地圖到世界各處尋美景,看人生、觀世態。他們不愛跟旅行團,喜歡自由自在地探險,並去體驗和尋訪世界各地的不同風俗,習慣或社會的人們。並透過這些來考驗自己一家的能力。給予女兒的是珍貴的經歷。因為這對父母,不單帶女兒去旅行,更在旅行前後向他們解釋,說明所去的地方,飛航方向及所需時間,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等,使她們獲得更多知識,並更投入行程。使孩子自小就培養出廣濶的世界觀念及方向感,深信她們長大後,會有更大的興趣和信心去開拓人生的疆域。這是生命成功的一大要素。

母親從小陪伴她們,父親也是當她們如獨立的人來對待,就是如珠如寶的珍貴,卻不斷在尊重中教養她們。一切家中鎖事都跟她們商量,聽她們意見,更分享自己的喜好,表白自己的見解。因母親要進修,她們就請她晚飯後,到自修室去溫習,並自己完成功課,各自溫習,不懂的功課可查字典,上網找資料,妹妹可請教姊姊。總之,她們盡量自己解決問題,最難得的是成績常保持中上的水平。

大女兒今年要升中了,夫婦倆只提供意見和資料,她面試也不需父母陪伴,並把自己所選的中學,和它的優點向父母及妹妹陳述:「近便家居,校園整潔幽美,校風淳樸,歷屆公開試成績優良,是Band 1的學校。」她靠自己的實力考進了,父母開心是因為她自己選的,不用為她操心,她會用心念好中學了!

「真愛」肯付出時間,並得到子女的心,這是教子最重要的關鍵,你對他們有心,子女對你更有情有義。如這對姊妹花,知道父親太操勞,身體欠佳就鼓勵他去跑步,心明母親進修就不用她督導功課,且更努力爭取好成績,免去他們的擔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