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醒寤祈禱 免陷誘惑
今日的福音為我們是一個提醒。在我們不料想到,或未準備好,或輭弱的時候,魔鬼就會來引誘我們。
耶穌到曠野時是準備就緒的,他充滿了聖神,從約旦河受洗後,由聖神帶領去曠野處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這個準備時期是他為準備他的公開宣講而作的。在意志上,耶穌作好了準備。
耶穌也是強壯的,健康的,因為他經過了四十天的嚴齋生活(甚麼也沒有吃)還可以支撐過來,沒有因健康的理由而中途退出。這就說明了耶穌在體能及健康上是準備就緒的。
耶穌的四十天嚴齋只是一個準備,是為他的使命作好準備。四十天是一個長的時期,在這期間他沒有因某些個人需要而中止了他的準備,反而他努力滿全了。在此耶穌表現了他已準備就緒了。
四十天的嚴齋其實也是一個深度的祈禱和與主相偕的過程。耶穌在祈禱和與主的合作上已準備就緒了。
可是就在此時,飢餓出現了。耶穌的人性需要出現了。耶穌就在此時受到了魔鬼的試探。本來是一準備救世工作的救世主,想不到在這時反而會受到魔鬼的試探。
魔鬼的第一個試探是要耶穌犯一個方便的罪:將石頭變成麵包。其實石頭的形態及顏色有時亦很接近麵包。將石頭變作麵包為耶穌來說是極容易的,而且也是「不動聲色」的。在耶穌的飢饉當中要他犯這個罪也是容易的。可是耶穌很快就以聖經的一句說話(申八3)拒絕了魔鬼的試探。
有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說人的需要是有層次(hierarchy of needs)的:最初是基本的,其次是心理的,最後是自我滿全的。
魔鬼知道不能以物質的基本需要去滿足耶穌,它便以更高層的需要去引誘耶穌。它要耶穌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使耶穌產生名利權力之欲,並許下可以給他。可是耶穌也不為世界的名利權力所動,又用聖經的說話(申六13)去抵抗魔鬼的誘惑。
最後是更高層次的誘惑:宗教上的誘惑。這在需要的層次上算是最高的了。魔鬼引耶穌到聖殿頂上,並要他跳下去。這個做法使人見到耶穌的神威,連天使也要侍奉他,不讓他的腳碰在石頭上。這是考驗天主,是要迫使天主去救助他,亦是一個驕傲的表現。可是耶穌也用了聖經的說話(申六16)去抵抗誘惑。
由魔鬼的誘惑可見魔鬼是十分聰明的,他知道人何時輭弱,何時會跌倒。它又精通人的心理,可利用人的心理狀態引誘人犯罪。
最後,魔鬼也不會使人討厭它,它完了三次誘惑後,暫時不誘惑人了,它懂得退下,不是不再誘惑人,而是再等待時機。「魔鬼用盡了各種試探後,就離開了他,再等時機。」(路四13)其實當我們覺得平安,我們就處於受誘惑的狀態。魔鬼不是消失了,而是正在等待時機。我們需要醒寤,因為魔鬼很了解人心,知道人輭弱的時期,然後及時出動,引人犯罪。
我們要醒寤祈禱,「醒寤祈禱罷!免陷於誘惑」(瑪廿六41)。另外我們也要生活於天主的話語,像耶穌一樣,用主的話語去抵抗誘惑。
「他若呼求我,我必應允他,他有困苦,我必拯救他,也必光榮他。」(詠九一15)讓我們依賴上主,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靠他賜予的力量去戰勝魔鬼。
主祐平安!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