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有樣學樣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導師,更是他們的第一位生命教師。子女是天主恩賜的禮物,同時也是一份任務,要求父母培育他們成為地上的公民,天國的子民。
從四十多年教學經驗中,我肯定父母努力維持和諧的家庭,以身作則培育子女,就會體驗到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想教好自己的子女,只是環境不就,經濟不好,以至無暇陪伴子女,這是一般家長向我吐苦水的話。
在我服務的學校中,大部份是家庭遇到困難,無法管教子女而送他們來寄宿的。其實,困難不一定是消極的觀點,可以利用困難來鍛鍊孩子的抗逆能力,最重要是使小心靈中,肯定父母的愛。亞培是一個正面的好例子,他母親獨力支持單親家庭,靠中澳走貨來維持生計,實在沒法照顧小培而送他來寄宿,但小培十分懂事又勤學,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的。一次,我與亞培談心,首先讚他用功讀書,他坦白告訴我:「我十分喜歡玩,尤其是「online game」電腦遊戲,只是因為我要支持母親的辛勞,不用她為我擔心,所以決定上課必須留心,用功溫習;下課活動就玩個勁的,這樣,我活得開心,媽媽也放心。」這位母親能與孩子連結一起面對困境,使困難成為激勵。可是,消極的例子更多,小偉今年只有七歲,常衣冠不整,流着兩行鼻涕上學,母親只不斷埋怨孩子太好動、坐不定、常生事,幾間學校都勸喻轉校,沒辦法了只有轉入我校寄宿。
其實小偉並非教而不善之輩,他也明理,只是有點衝動,給他時間平靜下來,就可以專心學習。一次,我又與小偉談心,他坦言在家很悶,母親一天到晚去賭錢,他在家一個人,自己煮麪煎蛋吃一餐,餓一餐的,開電視或睇影鍱也無人管,所以上學更好。他這樣的心聲讓我更肯定:好家庭、好父母、一定培育出好孩子。
在朋友中也不乏懂得教導子女的人。劉先生是一所中學的副校長,太太也是從事教育工作,兩位可愛的女兒,一家和諧喜樂,是個沒有設置電視機的少數家庭。念高小和初中兩位千金,從不埋怨「悶」,她們和父母每天閱讀中英文兩份大報,晚飯話題就是談新聞、講生活瑣事的時候。功課自己完成,家務一起合作,這是負責任的鍛鍊機會,更有趣的是父母居然能感染他們愛上昆曲、古琴、折子戲,一家在這種中國傳統藝術中,不斷學習和切磋,品味高尚。對一些時下的上網遊戲及電子玩意,決不肯花時間去玩。而且,一家喜愛閱讀,書是他們的至寶,閒來無事一家便談詩論曲。每次長假期就揹着背囊,旅行到西安尋古跡,往杭州看西湖詩境。父母的行為是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生命影響生命,我們愈愛子女就愈要給他們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