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認識阿膠
過去的聖誕節,我出席過一些聖誕派對,當然其中有些交換禮物的環節,禮物拆開後,可食的已食了,可用的也用了,發現有一份禮物未拆也未用,盒面印有「極品阿膠」。
那個交換禮物的環節,規定每人準備一份大約二百港元的禮物,為了符合節日的氣氛,我購買了一份化妝品套裝,最後,自己收到了一盒阿膠。看到這幾個大字,我毫無頭緒這是甚麼,當時,有幾名女士不太喜歡自己手上的禮物,她們見到我換回來的阿膠,感到很有興趣,紛紛前來要求以她們的禮物換我的阿膠。
後來,我向別人詢問甚麼是阿膠,一名擅長管樂的朋友,竟然知道何謂阿膠,他從前吹中國笛子時,是用阿膠把笛膜黏貼在笛子上,這是他接觸阿膠的原因。
其實,阿膠(Ejiao)是一種中藥,在中國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有所記載。它另外的名稱,是盆覆膠或驢皮膠,顧名思義,是將驢皮刮去毛,加水煎煮三個晝夜,待熬出的液汁濃稠後,取出驢皮,加水再煎煮,把這個過程重複五六遍,便會得到 一些驢皮液汁,把它過濾以去除雜質,用火把它濃縮成稠膏狀態,待它冷卻凝結成塊狀,便成為固體的阿膠。它名為阿膠,是因為出產自山東濟南市本陰縣東阿鎭的最著名,其他的產地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
阿膠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質,另外也含氨基酸和鈣等。在中醫學裏,阿膠被認為性味甘、平,具滋陰、補血和安胎的功效,所以可配合其他中藥,用於婦產科和內科疾病的治療上,例如血虛、產後流血、腹痛出血、尿血、大便出血等,另外也用於乾咳、失眠和煩躁。因為阿膠品性滋膩,有消化不良和脾胃虛弱的人應該謹慎使用。
相傳在歷史上,一名山東東阿人奏告咸豐皇帝,建議懷孕時胎漏出血的慈禧服用阿膠,最後流血的情況治愈了,順利產下一個男嬰(後來的同治皇帝),自此以後,那品牌的阿膠,便成為了宮廷的御用藥品。
市面上曾出現冒牌阿膠,這些可能是牛皮膠或雜皮膠(如由馬、騾、豬、駱駝的皮造成),膠質不同,粘性不同,味道也有異,所以要小心選擇。另外,建議聽從中醫師的意見,切勿胡亂使用。
作者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