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行】天國再臨人間現
撒瑪黎雅人跟猶太人信靠同一信仰——天主,但因一些歷史事件而互相憎恨,相互不往來。那撒瑪黎雅婦人是曾有過五個丈夫,而現在一起的也不是她的丈夫,她因知道自己的行為被人唾棄,故在聖經中所記載的第六時辰才去汲水,以避開人群。正正因為這樣才遇見耶穌。
耶穌從一開始便了解那婦人的一切,但卻沒有憎惡、鄙視、嫌棄她,甚至更主動跟她交談,而且還藉著要求婦人為祂取水以向她啟示自己的身份及天國的喜訊。
對於上述的片段,本人也有類似的體會。記得在大約五年前,我在一所天主教中學工作,當時對於教育工作、福傳工作滿腔熱誠的我有如初生之贖,蠻以為以愛對待學生便必定能有愛的回報。可惜青年人的這個年紀,其心理發展正是在喜愛挑戰權威的階段,因此當時不了解這個情結的我便觸礁了。
當時我充滿期待地認為學生會接納我的關心,可惜他們不但無情地回應,更甚是招來他們的反感,認為我對他們的「關心」是多餘、有目的的,誤會我「關心」他們會讓他們的家長知曉他們的「秘密」,他們似乎是在挑戰我的極限,於是師生關係漸趨疏離,而我亦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不懂得去「愛」,繼而懷疑天主。因此,我曾有一段時期與天主的關係極疏離,甚至斷絕一切與教會有關的事,當時的我選擇了逃避,立心不再愛任何人,因為我根本不懂得愛。
然而,當我處於生命中的最低潮時,天主就像上述聖經片段出現了,透過聖神的帶領,我參加了由思維靜院舉辦的「我渴求甚麼?」避靜活動,就是這個主題吸引了我,當我看見這個主題時,我知道自己的內心根本未放棄與天主建立關係,我知道雖然在心靈上受了極度的創傷(學生拒絕我的愛),但是是可以復原的,內心深處是渴求天主的帶領、安慰,我的自暴自棄只是表面裝出來,是孩子氣的表達而已。
於是,避靜中,我虛心聆聽天主的話、用心理解神父的分享,自此開始,我明白上述的經歷為我的信仰生活有著重要意義,我明白到天主的愛一直存在,而我須重新學習天主的愛,這份愛就是犧牲,不管對方有任何反應仍然堅持愛的犧牲精神。
有由此可見,無論我們是如何不堪、如何卑微,只要我們跟那婦人一樣保持著信靠天主、渴望著主的臨在,天主也會來到我們身邊,拯救我們、治療我們、邀請我們成為祂的子女。
願主的愛能助我們潔淨我們的心靈,強化我們的意志,使大家都能成為天主的子女,實現天國臨現人間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