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北斗星】有幸與學生走過......

期數
3602
刊登日期
2013.03.01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3 月 03 日

有幸能夠在中學裡當社工,工作裡最大的滿足感,是來自同學們成長的笑容。最深刻的,是他們真摰流露的情感。

在我的心裡,每位同學都是他們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各人背後都有他們的成長經歷,不論平坦或荊棘滿途,都是屬於他們獨特的體驗。還記得在讀大學的時候,老師的教導打動了我:「我是你的哪一位?你這麼相信我,願意將心裡的說話與我分享,我感到十分榮幸和感恩。」我感激自己有機會聆聽學生們的心聲,每當我有機會與別人傾談時,這段說話都教我常心存感恩,用謙虛的心去認識對方的世界,嘗試想像和體會他們的感覺,與他們同行。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代不如一代」這句話,但當我接觸到八十後、九十後和千禧後的同學仔,我多了用樂觀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全因為不論在哪個年代,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愛與被愛,當中包括友情、愛情和親情,他們都流露著豐富的情感,有著人類向善的特質。而青春的時期,同學對於朋友和愛情是十分認真和重視的。

在友情方面,曾見過很多初中同學們為著一個凌厲的眼神,一兩句是非,充滿力量地作出對抗,為朋友出頭;亦見過很多同學在那一刻認定誰是自己的好朋友,他們會連父母師長的說話亦不顧,與友人們乘風破浪;可是在下一刻,他們或許會漸漸疏遠、突然反目,然而,到畢業過後,彼此間仍會很回味中學時期的友誼。

在愛情路上,同學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采,曾有一名同學在就讀中一時,表示暗戀了一位女同學,直到五年後,雖仍未成功追求,但仍不捨不棄,繼續堅信:「靜靜的守候著,總有機會一起吧。」亦見過更多同學成功當情侶,開始時十分甜蜜,然後開始嫉妒,嘗試貪新忘舊,經歷吵架,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情景,更是常常發生。他們最後或會組織家庭,或會經歷失戀,傷心欲絕,需要細味和學習失去的感覺。當然亦見過很多同學對愛情表現得很隨便,中學時已拍了超過數十次拖,我問這些同學快不快樂,他們表示心裡其實很空虛,沒安全感,渴望尋找被愛惜、被保護的感覺。

然而,同學們在青春期不重視親情嗎?他們完全不重視長輩的意見嗎?非也。不論他們是高材生或邊緣青年,他們向我表露心跡時,均說出心底裡是十分重視父母給予的愛護和評價,只是有時候當受到父母責罵或忽略,他們嘗試用反叛的行為,去表達對父母的不滿。更深刻的是,每當親人的健康出現問題,甚至不幸離世,他們這年青的一代,對著我時會忍不住悲傷和滴淚,深感內疚和不安,令我感到他們對家人的情感是真摰的。

這些年來,我輔導過很多同學,其中一個最深刻的,是一名患有抑鬱症的初中女同學。她常傷害自己,甚至計劃結束生命,她父母自小離異,然後便跟著母親和後父居住,讀中學時她向我透露,她曾被後父侵犯,為了保護她的安全,我們便召開跨專業會議,討論其福祉。可是在調查期間,她母親更責怪她冤枉其後父,破壞了全家的關係,但她不放棄,努力維繫與母親的感情,得到母親的體諒。在召開會議後不久,她便到了兒童之家居住,可是好景不常,生母在數月後便因病過世,到出殯時更發現,母親原來已結了數次婚,忽然間認識了數個哥哥和姐姐,再過數月,她更未婚懷孕⋯⋯到了此刻,我也不知道用對甚麼詞語去形容她的情緒狀況,假如我是她的話,又可以如何面對這些遭遇⋯⋯她雖然曾傷害自己,但她仍堅強面對這些難關,讀書後便努力工作,繼續尋找一個能照顧她、保護她的人。數年後,我在街裡再遇到她,她精神飽滿,面上流露著笑容,縱使我不知道她心裡的傷痛復原了多少,但她的笑容和堅毅,仍叫我難忘和安慰,但願她現在仍生活安好。

 能接觸同學的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縱使有些同學的遭遇十分悲慘,讓人痛心,但能與他們一同成長,亦為我的工作添上價值和動力。或許於這個新世代,社會家庭狀況不同,資訊科技發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更顯得貧乏。俗語說:「哀莫大於心死。」幸好,我們年青的一代心仍未冷,仍會為情感而揮灑出血汗。我深信,憑著他們內心裡的感情,願意為愛而付出,我們的社會將會繼續發展下去,明日世界總會更加美好。

 

明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