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有關同性戀的研究
公教報近月連載達味.莫里遜之《闡釋天主教訓導:同性戀》(下稱《同性戀》)一書,本人曾拜讀全書,對作者為同性戀者找尋精神出路,提供之神修指引,特別在書後半部反覆詳盡闡釋貞潔與勇氣的重要性至為欣賞。
三月十日公教報連載《同性戀》第六輯之結尾,編者註釋有讀者來電提醒,史匹澤博士已於二O一二年撤回「有關研究的結果」。編者用意忠耿,惟是作為讀者,實難聯想出個頭緒來。
事情可回溯至三月三日出版之公教報,轉載《同性戀》之第五輯。文內提及史匹澤博士 (Robert Spitzer)於二OO一年的研究,並對史匹澤博士就其研究的結果有如下之引述:「跟時下觀念相反,有部份很有決心的同性戀者經過多番的努力,能夠在多個不同性傾向指標表現出明顯的改變。像大部份精神科專家,我認為人只能夠約束自己的同性戀行為,沒有人能夠真正改變他們的性傾向。我現在相信,這觀念是錯誤的,有些人能夠改變並且已經改變了。」
史匹澤博士之偉大,在於其畢生竭力打倒成規,曾努力成功爭取七十年代當世精神病學家們的支持,將同性戀删除於權威性的《精神疾病統計及診斷手冊》(DSM)之外,釐清同性戀並非精神病,至今之 DSM IV 仍然沒有將同性戀包括在內。同性戀者雖被除去病者之名,但上世紀末有人發展出一套對同性戀者的「改造治療」(Reparative Therapy),樂於接受新挑戰的史匹澤博士於二OO一年針對該治療做了一項研究,並就研究作出上述《同性戀》之第五輯有關同性戀者能改變性傾向的結論。
可是,研究結果發報之後,由於研究方法之失誤與及研究對象選取有偏向性,史匹澤博士受到廣泛的批評,包括來自他十五位同儕。史匹澤博士從批評中醒覺到失誤的地方,可是由於他是當世精神病學的巨人,他的言論甚具影響力,而他感到無法阻止傾向保守人士引用他錯誤的論述。巨人即是巨人,經過十一年的掙扎,他終於以無比的勇氣,在二O一二年透過接受紐約時報的訪問公開收回他的研究的結論,並向同性戀社群道歉。在此之後不久,世界衛生組織更發表報告,稱「改造治療」為「對受影響人士乃一連串的危害——甚至生命。」
事件顯示時間的推進,往往給我們對事物的新認識。明白到莫里遜的《同性戀》英文版出版於二OO四年,未能掌握二O一二年最新的觀點。全書雖然沒有對同性戀者能改變性傾向抱論斷性的強硬立場,反而提供神修精神出路,但選取論述資料既有誤,本人覺得有釐清事實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