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人生決勝球

期數
3606
刊登日期
2013.03.29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3 月 31 日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吉斯是一位資深的棒球星探,替棒球公司穿州過省觀看球賽發掘新人。他意識到自己步入晚年,視力出現問題,影響工作,卻不願意進行手術。吉斯的女兒米琪任職律師,事業有成,生活忙碌,雖然每周探望父親,但兩人感情欠佳,每次見面總是不歡而散。米琪接到父親好友通知,擔心父親的健康,決定請假隨他觀賞球賽,並充當他的耳目。父女倆言談間多次發生爭執,米琪按捺不住,對父親的不滿情緒一下子完全爆發,質問他當年母親離世後,將年幼的自己送往寄宿學校的原因。

男主角性格剛烈,不擅於表達感情,不論對女兒或朋友亦是;他父兼母職確實不容易,以為替女兒安排一切等同保護她,希望她日後出人頭地。然而,他從沒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女兒,了解她的意願;女兒惱恨父親對自己冷淡,按他的意願行事只是為了取悅對方,與父親的疏離亦使自己害怕與別人建立關係。兩人欠缺溝通造成許多誤會和衝突,幸好最終坦誠道出原因,彼此修和,冰釋前嫌。

劇中父女倆的關係及相處值得大家反思:兩人定期吃飯見面,雖然互談近況,但說話簡短,箇中氣氛總是淡淡然的,往往以吵架終結,欠缺親切。正如女主角咆哮:「我們可以一起用膳,只要不交談,一切事便沒有問題了。」這種相處模式,當然算不上是溝通。溝通是包括雙方交流,互相交談、聆聽對方。不過,在生活節奏急速的香港,許多時候,人們往往因著工作時間太長,忽略了與家人溝通,加上今時今日,智能手機大行其道,一機在手,各人只顧低頭凝視手機屏幕上的資訊、即時訊息(WhatsApp)、更新個人動向,對身邊近在咫尺的親人卻視而不見。

男主角接受不了身體機能退化,被逼退下工作崗位的事實。對於一切以事業為重的老者來說,晚年應該如何自處?對於為長者而設的社會政策及福利,是否真正關顧到長者的需要呢?

事實上,有關「長者」一詞的定義,國際間沒有劃一定義。根據勞工及社會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二O一一年三月二日立法會上回應議員的提問時回應,指現時大部份發達國家,以六十五歲作為長者與非長者的界線。在香港,長者咭為年滿六十五歲的長者提供一個普遍獲得承認的年齡證明,讓他們享用政府部門、公共機構、私營機構及商戶提供的優惠或優先服務。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截止二O一一年年底,本港有超過九十四萬名男女,年齡介乎六十五歲至八十五歲以上,佔總人口大約百份之十三。

 

討論問題:

  1. 你跟父母的關係如何?每天花多少時間互相交談近況?
  2. 你認為父母了解你嗎?為甚麼?
  3. 你是否擁有智能手機?如有:
    - 你每天花上多少時間使用它?
    - 你使用智能手機時,最常使用它的是甚麼服務?
  4. 試列舉現時政府提供給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享有之優惠服務。
  5. 試談談現行香港政府為長者制訂的社會福利政策。

參考資料

政府統計處 http://www.censtatd.gov.hk/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