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 抬起你的頭來!
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一推出就廣受歡迎,熱潮衍生出「低頭族」的新名詞,意思是指任何環境下,總是機不離手,低頭盯著那小小的屏幕,緊貼著屏幕上的資訊或遊戲,喜怒哀樂的情緒也隨之而變化。
若你觀察港鐵或巴士的乘客,「低頭族」實在無處不在,他們有時太過「專注」,而忽略了身邊的人和事,使他們錯過更精彩的畫面。最令我感到氣憤的是年青的一輩總是安坐在座位上,專心把玩自己的手機,而漠視年紀老邁的公公婆婆或更需要座位的人。日常生活如是,在課外活動中亦是一樣,心神彷彿的青年人總是拿著手機,當手機輕輕震動或聽到聲響,就連忙查看手機。「Whatsapp」、「Facebook」、現時流行的「Candy Crush」就像懾住他們心神的符咒,就連別人呼叫他們的名字也不知道。以上兩個例子只是冰山一角,無疑,智能電話為生活帶來很多便利,筆者亦曾經有「難以自拔」的時候,但要時刻提醒自己要「適可而止」,因為在不知不覺間,會花了很多精神及時間在間接及虛擬的世界裡。
喜歡和朋友聊天、想多些了解朋友的狀況,其實可以很簡單直接。一起做些自己喜歡和想做的事情,可以製造更多共同的美好回憶。筆者最近在報章專欄看到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節錄《30個快樂的方法》(梁祖堯)
1. 到郊外走走接觸大自然。
2. 拿起信封和紙筆,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然後好好收藏。
3. 做義工,幫助有需要的人。
4. 試拿起顏色筆,畫一幅畫。
5. 相約朋友做運動,或者自己去跑步,出一身汗。
6. 隨便想一樣很愛吃的食物,然後找食譜,自己試做。
7. 去遊樂場玩小時候很喜歡玩的東西。
8. 找出一本很愛看的小說重新看一次。
9. 看看小時候照片,在心裡感恩有過美麗的時光。
10.買種子,嘗試種植。
只要你願意,相信你也可以構思更多不同的活動,在現實中尋找快樂,別再讓手機牽著自己走。試著收起手機,重新發現一下自己,與最愛自己的人天南地北、不著邊際的聊聊天,你會感受到更多屏幕永遠不能給你的東西。明愛的青少年中心亦經常提供不同活動予青少年,期望透過運動、藝術、烹飪等活動或培訓,讓青年人能夠增加與人之間的互動及溝通,建立自信、提升生活技能及擴闊視野,從而培養健康的生活態度。
每天醒來提一提自己:我要抬起頭做人!
也問一問你身邊的人:「你今日抬起頭未呀?
•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