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隨軍司鐸卡博恩
(天美社訊╱天亞社編譯)美國白宮四月十一日向韓戰時期一位隨軍司鐸追授最高軍功勳章。這位神父從敵人的炮火中無私地救出傷員,並鼓勵戰俘同伴保持求生的希望。
奧巴馬總統在表揚卡博恩神父(Emil Kapaun)時,講述了這位來自堪薩斯州「穿上軍靴的牧人」的多個事跡。一九五O年十一月,當這位上尉所屬的分隊在韓國雲山戰敗後,他沒有撤退,反而留下來陪伴傷員,面對被俘虜的危險。
奧巴馬說:「這是我們今天要讚揚的英勇氣概。這位沒有開過一槍的美國軍人,揮舞了最強大的武器。他為弟兄獻出如此純潔的愛,寧願犧牲自己,好使他們活著。」
卡博恩神父在被俘之前曾獲得美軍的「青銅星勳章」,死後又獲得「傑出服役十字勳章」。天主教會正推進他的列品案,梵蒂岡已認可他為「天主之僕」,這是開啟列品調查的第一步。
當年,卡博恩神父的同伴步出戰俘營時,抬著自製的十字架,為了向這位已故隨軍司鐸致敬。部份人於四月十一日參加了「榮譽勳章」頒授儀式。 這枚授予「在服役中超越職責範疇,表現出超凡英勇行為的軍人」的最高榮譽勳章,由神父的侄兒雷.卡博恩(Ray Kapaun)代領。他從未見過伯父。
在白宮東廳參加儀式的客人包括卡博恩神父的親屬、隨軍司鐸與其他官員、來自他家鄉堂區堪薩斯州皮爾森市聖若望臬波莫堂區的教友,以及軍事總教區多名成員,包括退伍軍人事務部代牧希金斯輔理主教(R. B. Higgins)。
休斯頓的韓戰老兵拉米雷斯(J. Ramirez)在接受電話訪問時說:「他早該獲頒這枚勳章。」拉米雷斯在軍隊到達韓國後翌日,也就是五○年七月十九日,由卡博恩神父施洗。
神父的另一位戰友米勒(H. Miller)說:「他應得三、四枚勳章。」
米勒出席了頒獎禮。五一年,一枚手榴彈在米勒身邊爆炸,他受了傷,躺在地上,抬頭看見一名北韓士兵正用槍對準他兩眼中間,準備就地處決他。
他說:「我第一次看見卡博恩神父,就是他走過馬路來扶起我的時候。」
被俘後,兩人幾乎立刻被送上朝向北韓戰俘營的死亡之路。神父背著米勒在零下二十到四十度的低溫下步行了約三十英里路,拯救了他的生命。
拉米雷斯說,「神父毋須呆在戰俘營裡,但他留下來」照顧傷員。
另一老兵多偉(M. Dowe)四月四日接受訪問說,在前往戰俘營的路上,卡博恩神父的「領導才能通過以身作則彰顯出來。」神父幫他抬著擔架時,他們才首次相識。
經歷長而險峻的死亡之路後,士兵面對的只有骯髒不堪、令人絕望的戰俘營內更難以忍受的環境。
多偉憶述:「當你身處這樣一個絕望的境地時,求生意志就意味著一切。如果有一個晚上你放棄了,就會在廿四小時內消失。」
卡博恩神父不僅鼓勵他們保持生存意志,還勸勉他們忠於國家和自己的原則。
神父從一間監房走到另一間,停留片刻,與受傷和垂死的戰俘交談祈禱。
他於五一年五月廿三日在北韓碧潼的戰俘集中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