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從工潮看香港的勞資關係

期數
3611
刊登日期
2013.05.03
作者
吳偉傑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05 日

持續多天的碼頭工人罷工在執筆時已經有三十天,相信在近二十年的香港勞資關係史上應該是一項紀錄。長期以來,香港的罷工次數,參與罷工人數和因而損失的工作日數都極低。從O七年至一一年,平均每年罷工三點八次。所以也有人以為香港的勞資關係良好,至少也不應該太差。但事實上,罷工和相關的數字根本沒有反映勞資關係的實況。過去很多質性的意見調查均顯示勞資之間矛盾不少,比較具體的是行業的流失率一般都比較高。當然僱員流失的原因很多,但對工作條件不滿應該是其中的主因。

但既然勞資之間問題不少,為何罷工的數字卻嚴重偏低呢?主要就是因為罷工成本高、收效低,回報與付出不成比例,試想僱員參與罷工,手停口停,損失收入;一旦成功,成果卻與其他沒有參與罷工的工人分享,不幸失敗,前述的損失不計了,還要擔憂日後可能出現的秋後算賬。所以如果真的受不了,倒不如自行流失來得化算。但以流失來解決勞資問題並非良策,流失雖然迴避了罷工或工業行動帶來的損失,但流失其實也有很多明顯和隱藏成本,只不過很多僱主和管理人員未能正視而已。況且,不是所有行業的員工都可以選擇流失,對一些壟斷性高的行業而言,可以流轉的機會不多,縱有不滿,也只能啞忍,長期如此,對工作並無好處,所以近日有調查顯示港人在服務業中笑容屬於甚少之列。更且一旦忍無可忍,爆發起來,後果嚴重。當然最好的是有商有量,及早發現問題並有效解決。

但很多時僱主和管理人員都有一個盲點,曾經多次聽到以下的看法:「員工如果對工作條件不滿意自然會表達出來,如果不表達即是滿意了。」

但在現實生活中,多少人有勇氣向上司表達不滿呢?而且表達的結果與前述罷工一般,成功則要與其他人分享,失敗的後果則要獨自承擔,情況可能比罷工還差,因為秋後算賬也未必會對付所有參與罷工的人。從貨櫃碼頭工潮可以看到僱員對薪酬及工作環境等已經極度不滿。所謂冰封三尺,豈會是一日之寒,肯定是長時間累積而來,但僱主的反應卻好像從來都是這樣,沒甚麼大不了!可見勞資之間認知差距之大。其實更好的方法一直存在,那就是以工會作為溝通和對話的對象,這樣工會可以暢所欲言,無懼秋後算賬,也不會有免費車的問題,資方也可以早日了解員工的困境,在情況惡化前妥善解決。

可惜香港的僱主大多數視工會為洪水猛獸,認為是挑起勞資矛盾的搞手,避之猶恐不及,更不要說承認他們的地位和視作談判和對話對象。但正如前面所說的,勞資矛盾早已存在,員工不敢說出,僱主就認為一切安好,工會把問題提出就被認為「搞事」而已。如果勞資關係良好,工作愉快,誰會想去「搞事」?另一方面,政府一直以來以自願原則處理勞資關係,工會更無從逼使僱主接納其角色和地位。這種情況在港英時代已經如此,回歸偉大社會主義祖國後,除了「五•一」成為法定假期之外,情況並無絲毫改善。隨著人口老化,行業壟斷成風,香港勞資關係前景,令人憂慮。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