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向晴軒親子調查

期數
3612
刊登日期
2013.05.10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12 日

(本報訊)明愛向晴軒危機專線及教育中心「小耳朵兒童輔導服務」四月發表有關親子的調查,發現家長與子女一起時,多重視子女的學習;兒童則期望父母能與他們玩樂。報告建議家長可以遊戲學習的教學法與子女相處。

有關調查結果於四月三日發布,是次調查分別訪問二百位就讀小一至小六的兒童,以及逾一百位育有六至十二歲子女的家長。調查為了解子女對於節日,包括兒童節的期望及家長與子女節日的實際情況。調查亦關注家長平日陪伴子女時間的質量,家長能否了解子女在親子時間上的期望。

結果顯示,家庭為子女在復活節及清明節安排活動的總數較多,分別有二百五十個及二百個家庭,至於在兒童節安排活動的家庭總數,則有一百五十七個家庭。

分別有六成二兒童及七成六的家長表示,家庭有慶祝節日的習慣。而在家庭會慶祝節日的受訪者中,一成八兒童稱家庭每年慶祝兒童節,家長方面佔一成二。五成三家長表示沒有為子女慶祝兒童節。

九成五家長了解兒童節的目的,當中有五成四家長認為,兒童節應簡單與子女一起玩樂;四成一家長認為應藉兒童節,帶出尊重及保護兒童的權利為目的。

報告指出,家長雖然了解兒童節的目的,卻未有具體慶祝活動,認為每年的兒童節,與清明節及復活節相近。結果亦顯示,較多家庭於清明節及復活節進行活動,或減低家庭再慶祝兒童節的動機。

分別有三成五家長及二成二兒童期望,在兒童節與父母或子女多講心事、故事或做功課。反映對於雙職父母而言,以上的親子活動難以在日常生活中滿足。

另外,是次調查亦關注家長平日陪伴子女時間的質量。結果顯示,三成四家長每天陪伴子女三至四小時;四成八家長選擇與子女溫習及做功課。三成八兒童希望父母每天陪伴他們玩遊戲。

明愛向晴軒危機專線及教育中心督導主任郭志英表示,由於港式教育的壓力下,家長只有僅餘的時間與子女溫習及做功課。但結果提醒家長應在親子時間及遊戲活動取得平衡,既滿足子女學習,亦須關顧子女需要。

報告建議家長可採用遊戲學習的教學法,以遊戲方式指導子女學習,既可促進親子關係,以及彼此的需要及期望。另外,亦提醒家長每日至少十五分鐘關愛子女的重要。(公)

•  小耳朵專線: 31610000
•  向晴熱線:18288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