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和政治遊戲
總部設於倫敦的「國際特赦組織」上週發表年度全球死刑執行報告指出,去年有廿一個國家執行死刑,至少處決了六百八十二人。
在亞洲地區,印度、日本和巴基斯坦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執行死刑,卻在去年恢復執行,令人遺憾。
至於香港,最後一次死刑於一九六六年執行,至九三年正式廢除。
「香港取消死刑聯合委員會」成立十四周年,雖然進步不是很大,但是不能否認,我們的進步是存在的。
現在,我們在街頭搞廢除死刑簽名運動時,發現愈來愈多市民簽名支持,愈來愈少人表示反對。這特別是年輕人,若是有機會向他們解釋死刑的種種不是,他們很快就會有興趣了解更多。
我們身邊的一些國際或本地社會團體,也由以前的不表態到現在全面支持。
時下香港人愈來愈關心民主、自由等社會話題。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人們有多些機會了解死刑的問題,他們會從負面或漠不關心的態度,轉變為有興趣瞭解,甚至改變立場,變為支持廢除死刑。
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一些亞洲國家經常聲稱他們絕大部份國民支持或接受死刑,約有八成人支持死刑等等的說法。我們認為這些所謂民意調查不是完全公平和獨立的,因為可能問卷設計上本身就存在著問題。
例如這樣一道問題:殺人與毒品那一種罪行比較適合判處死刑?如果受訪者回答「殺人」,那麼受訪者就被歸類為支持死刑。
事實上,我們認為有些亞洲國家不把「廢除死刑」看作人權問題,而是從政治利益的角度去利用它。例如,領導日本的民主黨,上台前表示支持廢除死刑,後來因為選舉因素,自己也執行死刑。台灣國民黨再次登上政治舞台後,又開始了執行死刑。
中國大陸因為國際輿論,聲稱取消了三分之二的死刑判決,這就是國際廢除死刑的聲音推動下的進步表現。
根據曾獲諾貝爾和平獎與聯合國人權獎的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中國依然是全球執行死刑人數最多的國家,估計去年有逾千人被處決,超過世界各國總和。雖然中國官方強調處死的數字已下降,但由於該些數字被列為國家機密而無法核實。
去年,大陸的電視台直播四名死囚接受藥物注射前的臨終遺言和被押送刑場的過程,被民眾批評過於殘忍。或許這是改變華人「以眼還眼」心態的契機。
死刑是不尊重一個人的生命的基本權利,它不應該被人利用來圖謀私利或政治利益的目標。人不可利用法律殺人,那個法律是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
我們希望愈來愈多人奉獻自己,為尋求無死刑的世界的宣傳發一句聲,出一分力!
- 作者甘浩望(Franco Mella)神父為香港取消死刑聯合委員會的成員╱天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