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慈幼會胡子義神父九十八歲壽辰 畢
來自意大利的慈幼會胡子義神父(Gaetano Nicosia)四月剛慶祝九十八歲生辰,他大半生與痲瘋病人、殘障兒童共行,把耶穌「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的教訓真切地活出來;為胡神父,這些最小兄弟就是耶穌。
現居於黃竹坑聖瑪利安老院的胡子義神父,一九六三年自薦到澳門九澳痲瘋村照顧病者;當時一般人都恐懼痳瘋病,怕被感染,病患者被隔離到路環九澳村的病院,他們除肉體痛苦外,精神上亦因被離棄而受折磨。
胡神父隻身來到痳瘋村,與村民修築設施、闢地種菜,主持彌撒,跟病友一起祈禱,歷年以愛醫治病者孤苦的生命;現在村內的七苦聖母小堂亦是一九六六年他提議所建成。
神父不害怕被感染?他答:「我不怕!我們是自己人,是朋友;他們於我並不是痲瘋病人,而是兄弟姊妹。」
他猶記得入村後,於八月十二日聖母升天節與病人開大會,列出三項要求:「第一,不要再稱這裡為痲瘋村,要改叫聖母村;第二,不要『痲瘋病人』這稱呼,叫兄弟姊妹;最後,當病者痊癒後,要離開這裡開展新生活。」這些條件及肯定讓病人重燃希望。
訪問時,胡神父展示痲瘋病痊愈者來香港娶妻生子後的相片,他自豪得如述說家人故事:「他的兒子大學畢業了。」他一再叮囑不要將村民容貌刊登。隨著病症已能治愈,痲瘋村今已成歷史;神父亦於二O一一年入住本地安老院。
神父關懷痳瘋病人外,亦因澳門有很多殘障兒童被遺棄,遂創立「聖若瑟傷殘兒童院」為孩子提供教育食宿。他亦尋求瑪利亞方濟各傳教會修女協助成立了「露濟亞中心」,照顧精神病患者。
胡神父不會誇耀自己幫助貧苦者,這些惟有透過他修會兄弟側面的描述──梁定國神父撰文說,胡神父肩負起教會使命,來到這個「像是被天主擯棄的地方」,在病者處於肉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磨難中,給予他們希望;這個希望,「使窮途末路的人看見一線生機,在絕望沮喪中給予希望和鼓勵」。
陳日君樞機亦常到安老院探望胡神父,去年更陪同他遠赴意大利西西里參加胡神父好朋友雷永明神父的宣福禮。樞機笑謂自己是要「挾持」胡神父回港,因怕其家人不准神父離開。旅程中,神父重見已屆一百歲的哥哥,他們離別那刻有太多不捨,因不知道還有沒有重聚機會。
胡神父回憶,雷永明神父生前儘管如何忙碌地翻譯聖經,仍會每年復活節及聖誕節到聖母村探訪並為病友施洗。
胡子義神父一生為痲瘋病者、殘障兒童及精神病患者付出愛,天主亦賞賜他讓滿滿的愛包圍。
胡子義的爸爸是軍人,在孩子兩歲時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於二十七歲壯年逝世;此後母親一人擔起照顧他與哥哥的責任,後來他母親因為工作,把孩子送入慈幼會寄宿學校,埋下了神父聖召路的伏線。
他年僅二十歲時來華傳教,四六年於澳門晉鐸。神父很愛會祖鮑思高,亦畢生實踐會祖的精神生活,愛天主、愛青年人貧苦者。
神父於剛過去的四月三日度過九十八歲生日,還打趣說:「我沒有心機要上天堂,因為天主早在我心。」他說「天堂就是每個人的心」,自己早已擁有。
反而,他希望繼續為人服務,雖然形式由過去服務病弱者,到現在於安老院中專務祈禱;但不變的是,神父仍是置別人的需要於自己之先。
胡神父常常謙稱自己「沒有用」,惟他堅持要繼續為耶穌傳福音、為有需要者祈禱。他說自己每天為五種人祈禱:「首先是罪人;其次為病人;第三為垂死者;第四為正在受苦的人;最後是為全人類。」
他表示,其實為耶穌而言,做到「愛人如己」這程度外,還要如若望福音所說:「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十五12)「耶穌怎樣愛人?他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愛我們超過他自己。」胡神父說,耶穌永遠不會離棄我們;他離開只因我們先背棄他。
總結天主在胡子義神父生命中的角色,他翻開最近《羅馬觀察報》的標題說:「Tu in me e io in te, Signore」(「天主,你在我內,我也在你內」)。(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