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貪腐打倒民眾的善心
(天亞社訊)自中國於七十年代末重新對外開放後,每當國內發生天災,香港市民不論貧富都熱心捐助,以解決災民燃眉之急。……
然而,四月二十日四川雅安的里氏七級地震後,香港人的反應卻較為冷淡,甚至有抵制的情緒。……多名採訪中國新聞的資深記者在社交網絡上也表示不會捐款。
他們並非涼薄,毫無半點同情心。他們只是選擇捐款給可靠的機構,因為他們知道絕大部份捐給當地政府的善款往往落入貪官的口袋,只有極少數目可以送到災民手裡。
前資深電視記者呂秉權早前接受電台訪問,憶述採訪汶川大地震的經歷說,他採訪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時,被國保人員帶走,但不是到拘留所,而是帶到一間餐廳用膳。 ⋯⋯
呂秉權當時斥責這些國保人員對災民及捐款的香港人不負責任,遂搶去賬單,堅持自己付賬。他還指出,當地官員不但沒有懲罰負責豆腐渣工程的承建商,還獎賞他們去負責興建一座博物館。
香港特區政府在O八至O九年注資一百億港元的信託基金,以援助汶川重建工作。然而,本地媒體陸續披露,八成的援建項目不符合規格。綿陽市一座以二百萬港元援建的中學校舍在啟用一年後被拆卸,讓出地皮給發展商興建購物商場,學生至今仍然在臨時地點上課。這不僅浪費公帑,也把香港人的善心徹底打倒!
有太多的經驗告訴我們,捐款只會讓官員更富裕。 ⋯⋯
雖然我們知道國內一些非營利組織並非真正獨立,而是背後有政府支持,但我們仍然希望他們能好好地為社會福祉做事。涉嫌不當地使用款項會令善心人士卻步,這不僅影響捐款數字,更影響有需要幫助的人。
顯然,北京當局知道社會對捐款救災問題惡評如潮。民政部早前發出《關於高效有序做好支援四川蘆山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四川蘆山七級 強烈地震抗震救災捐贈活動的公告》。 ⋯⋯
對於民間的批評,中國當局需要作出積極和全面的回應,這樣才能有助國內極需重整的公益事業,以利於它的長遠健康發展。
• 作者為天亞社香港分社記者
全文見該社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