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排檔小販又賣少見少?

期數
3614
刊登日期
2013.05.24
作者
葉寶琳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5 月 26 日

六月一日將會是政府「為固定小販排檔區小販推行的資助計劃」開展的日子,在這計劃總共二億元基金中,包括以十二萬元「利誘」牌主交回牌照的政策。這計劃雖然不獲媒體注視,實際上對香港小販生態造成了不少危機,本會作為成員之一的「聯區小販發展平台」已收到來自不同小販街區的前線小販/助手來電,指牌主有意交牌,導致他們隨時失業,這政策令全港排檔數目大減,而高永文局長亦曾承認整體小販數目會減少!

初見計劃有資助,說自願,又不會迫遷,似乎不差;但細看之下,政府一方面以十二萬吸引牌主自願交回牌照,另一方面又搬遷五百五十個樓梯口攤檔,政府是否以消防為名,減少小販數目為實?早前立法會討論是次計劃時,席上多名議員不斷重覆查詢,高永文局長也不置可否,議員進一步追問當局能否承諾小販整體數目不變時,高亦拒絕答覆。

討論政策不能離開持份者的政治身份,小販按牌照類型主要可分熟食大牌檔、固定排檔、黃格仔、流動牌,還有其他少量如雪糕仔雪糕車鞋匠工匠糖果栗子等等等,各類小販都會有牌主、助手(兩者政府都有名單紀錄)、或替牌主/助手打工的伙計。據小販間的非正式統計,全港四十三條街,前線小販應超過一半由助手,而非牌主擔任,可是,所有小販政策政府只會諮詢牌主,助手和其他前線小販的聲音全被漠視。

這次計劃的諮詢也不例外,此文件只於小販管理諮詢委員會中討論,當中只有持牌小販代表(即牌主)、區議員、地區防火委員會的成員,卻沒有前線小販(如助手)、消費者和居民的聲音,缺乏代表性。另外,會議於二月五日討論,政府就急於三月中在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二月農曆新年是小販全年中最搏殺的日子,他們根本無暇留意計劃,政府無疑只想盡快通過這建議。

OO九年港府曾應當時盛行的「保育風」,重發少量擦鞋匠及工匠牌照,也把空置多年的排檔重新發牌,當時超額申請數十倍,最後有一百四十一檔獲重新發牌。香港的公民社會推動改變,政府也曾作些微轉變以作迎合,我們不應把得來不易的成果放棄。

過去十年有效小販牌照數目一直下跌,由二OOO年的八千多個,跌至二O一二年的六千多個。若只計排檔數目,更只有四千多個,是次計劃絕對再次令小販數目進一步減少。

「工人階級是被孤立無援地交付與鐵石心腸的僱主和貪得無厭的競爭了。……因此,少數極富有的人,就可以在勞苦大眾身上,加上一副不比奴隸制度好得了多少的桎梏。」(新事通諭#2)不要以為小販可有可無,我們細心想想,現在的城市規劃不是迫使我們只可在連鎖店購物嗎?小販給基層提供消費選擇,也站在抗衡地產霸權的前線,因此把收回的牌照仿傚二OO九年重新發牌,絕對是有益大眾的出路。


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