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習塗鴉藝術

刊登日期
2013.05.31

(本報訊)有學習塗鴉藝術(Graffiti)的學生指出,塗鴉藝術有助青少年發揮想象力,亦有助他們表達對社會事物的感受。

「蒲窩青少年中心」剛於五月,在中環街市內的「城中綠洲展覽廊」舉行《從地下到社區——香港塗鴉藝術展》,七所中學共一百五十七名學生參與。

天主教南華中學的十七名學生以「其實我還有價值」為題,在上述展覽中展出七件塗鴉作品。參展學生都參加過蒲窩有關課程的訓練。

南華中學作品參展

該校視藝科教師高頌雯五月十三日指出,展品結合創意、生活,以及循環再造三種元素,參加者在垃圾站搜集被廢棄物件作材料,以塗鴉方式讓廢物變成藝術品。

高頌雯觀察到,學生在塗鴉過程中自信地表達個人感受,並願意主動地與人分享成果。「學生起初未能掌握噴漆技巧,後來慢慢放膽嘗試,當中的滿足感建立自信心。」她說。

她指出,學生到垃圾站找材料時,只憑直覺找出心目中的物品,這與塗鴉隨心抒發的特質相類似,青年以此方式表達感受。

該校的中三生斯朗(Ismaiel Dawood)原籍巴基斯坦,兩歲隨家人來港定居,他五月十四日表示,在港生活十五年,曾與家人生活在治安較差的社區,只有十七歲的他亦感受到經濟的壓力,他用上被掉棄的鎚子,以此比喻壓力,藉此發洩情緒。

斯朗表示,兒時居住的地方街頭常見塗鴉,因而對塗鴉藝術感興趣,親身嘗試後,發覺塗鴉能表達他對社區的感受,同時亦享受集體創作的成果。「我邀請老師和同學在圖章上,以塗鴉方式寫上自己的名字,過程中大家卻感到滿足。」

另一方面,協青社助理總幹事譚仲凱五月十四日表示,教育工作者可鼓勵青年在藝術、體育、音樂等方面的發展,並注入新元素吸引他們的學習動機,「然而普遍學校對此不重視,對一些學業成績稍遜的學生,藉著這些藝術活動,加強他們的成就感及對學校的歸屬感。」

譚仲凱舉例說,邀請青年喜愛的樂隊到校表演,再支持學生組織樂隊,學生得到成功感,甚至會引發他們將來學習相關活動,如舞台製作等,發揮所長。(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