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藝術的時光】他懂我心

期數
3617
刊登日期
2013.06.14
作者
劉婉婷
主曆
主曆 2013 年 06 月 16 日

有一位忠心愛國的臣子,才華洋溢,可惜遭人愚弄,使國王不再信任他,結果國王敗於敵人手中。這位臣子心灰意冷,四處流浪,任意漂泊在湖畔,把一肚子的冤屈寫成愛國詩。一天,一位漁夫划著船,看見臣子就問:「你不是那國王的臣子?怎會孤苦伶仃的呆在這裡?」臣子嘆聲說:「全心全意愛國,卻得不到國王信任,並把我趕出來。」

漁夫便說:「很多大臣不管國家大事多紛亂,仍在吃喝玩樂,就學學他們吧!何必太認真?」臣子說:「不!不!做一個臣子應盡愛國本分,怎能糊裡糊塗享樂過日?如果要我跟他們一樣,寧死也不同流合污。」漁夫又說:「那你學學我,深山隱居,划船捕魚,甚麼也別管,幹麼把自己弄得那尊愁容?」臣子苦笑著說:「你老人家命好,可惜我一見到人民受苦,便想到國家臨危處境,那有心情享清福?」

漁夫勸不動臣子,只好把船划走去。那時一隻孤雁突然飛過,刮起冷風,使臣子倍感哀愁,慨嘆未能為國家效忠,又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同伴,於是悲痛地抱起大石,投江自盡,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這位臣子就是屈原。

以上屈原與漁翁對話情景竟然被畫家以筆墨記錄在畫紙中,而且這幅畫在兩年前高價賣出,這幅《屈原漁父圖》以港幣一千七百萬元落搥成交。該畫構圖縝密,屈原神情清高,與漁夫交流的情景非常寫實,是中國畫家傅抱石(1904 1965)描繪,他最愛畫屈原。不說不知曉,畫家名字「抱石」兩字是取自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屈原抱石自投汨羅以死。」傅抱石的篆刻技術非常高超,其中三枚印章的內容是取自屈原詩句,連日本著名畫家橫山大觀也讚佩不已。

想不到日本畫家橫山大觀(1868-1958)也愛畫屈原。這幅代表作《屈原》(見圖)以朦朧畫法表達。所謂「朦朧畫法」,是棄用線描,把色彩混濁,強調畫面氣勢非凡。橫山藉偉大詩人屈原暗喻自己受到讒言所害,被迫辭去東京美術學校校長職務。畫中屈原昂然站立在小島上,背景的煙波渺渺朦朦,顯得浮動不安,整個畫面氣氛緊張異常。這幅《屈原》畫作令日本畫壇如此轟動無比,歸功於橫山了解屈原的心。橫山的繪畫吸收了中國水墨畫與西洋畫精髓,成了「日中西」綜合的日本畫大力推動者。

假如當時有人開解屈原,或許他不會「想不通」以死結束人生;或許屈原投江自盡,可使世人更明白愛國情操就是這樣。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到一個懂你心的人,不是易事,人是沒有完美。假如他懂得你,當你遇到挫折時,不說一句傷你尊嚴的說話;當你意氣用事時,他會循循善誘解說道理給你聽;當你愉快時,他比你更愉快而會告訴你;當你憂火如焚時,他也苦惱著但不會告訴你。懂一個人是需要改變自己、不斷了解、多些體諒、常常去愛。

要找一個懂得自己的人,也許很難。但記著,只有天主最懂你心,祂愛你愛得發狂,連你頭髮多少根都一一數過,比你更懂自己,還憂心甚麼?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