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探討自閉症
一位年輕人,喜歡獨處,不愛熱鬧,除了工作外,大部份時間都留在房間裡上網,即使有幾名朋友,也鮮有跟他們聯絡,幾乎沒有任何社交活動。家人見他這樣的行為,覺得他很沉靜內向,說他是一名「自閉仔」,但因他的行為沒有對別人構成很大影響,家人便沒有積極介入。事實上家人可能不知怎樣介入,只是束手無策。有一次,家人因小病看醫生時,談及了兒子的事情,遂向醫生請教,其中一個疑問是:「兒子是否患上自閉症?」
家人說兒子中小學時不是這樣,那時還很活潑,上課以外,也有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另有跟同學講電話。一切轉變,源自他就讀大學一年級時,他的父親因病突然離世,全家頓時失去支柱,他的個人表現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家人的描述,說明了他不是患上自閉症,而是其他問題。
自閉症(Autism)不是有些人所謂的「自閉行為」,它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一般在三歲前被診斷,不會在青少年時期突然出現,男性比女性多,大約三比一。根據國際精神疾病分類指引,自閉症患者的主要病徵包括語言發展遲緩和缺乏溝通能力、社交技巧,以及重複和限制性的興趣或行為模式。患者的生活在不同方面如學業、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等,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有部份自閉症人士同時有智力障礙或癲癇症的問題,他們需要更多的照顧。
目前,醫學界對自閉症的成因未有清楚的結論,科學家認為主要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引起。曾被提出的成因,包括遺傳基因、早產、腦創傷、感染、免疫系統失調等,可見病症是複雜的,似乎沒有一個單一的解釋。從前有人說是父母對子女冷漠而構成自閉症,肯定是錯誤的說法。
今天,自閉症尚未有根治的方法,現時的治療主要是針對徵狀,例如行為問題、過度活躍、情緒不穩、睡眠障礙等。除了藥物外,還有行為心理治療、言語治療、特殊教育和社會工作治療。及早發現自閉症,及早開始治療,使患者的徵狀不會對生活有太大的影響,有些患者透過治療,可以有很大的進步。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