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教團發表指引
(天亞社訊)日本天主教會二OO二年承認教會內發生多宗性侵犯事件,其後向各地主教發出處理問題的指引,打破了亞洲及世界許多國家的教會對這問題一貫的沉默。主教團最近再次領先亞洲,在處理性侵犯問題上增加透明度。
主教團計劃首次發表一套在三月底定稿的修訂指引,不過有些人會認為已經遲了好幾年。主教團這份新文件經過兩年時間的修訂,將於今夏在網上公布。
大阪總教區松浦悟郎輔理主教是主教團「保護婦孺人權組」成員,該單位負責撰寫有關指引。他表示:「十年前,主教團或許未必能夠處理好這個問題。此新守則是第一步,顯示教會抱著誠意處理問題。」
修訂後的指引長達十五頁,強調主教有責任處理性侵犯的指控。新指引要求,主教在處理這類個案時,必須「緊記受害者的痛苦,撤走涉嫌犯事者,查明真相,作出道歉,並懷著最大誠意及責任感處理個案,以恢復公信力」。其他措施包括每個教區必須為受害人提供輔導員。
日本主教團就處理教會內性侵犯事件的指引進行修訂,是回應梵蒂岡頒布的法令,要求各國主教團在去年五月之前提交處理有關問題的綱領。根據《華爾街日報》上月報道,截至今年二月,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主教團仍未提交指引。日本主教團已遵從梵蒂岡的指示,並如期呈交指引。
二OO二年,它發出信息承認:「我們發現曾經有些個案……涉及神職人員和修會會士性侵犯兒童。」這是日本教會歷來首次承認這些事件,比區內其他國家早了好幾年。
一年後,主教團成立保護婦孺人權組,制訂處理性侵犯指引,但從未公開發布。
O四年十月,主教團在其全國周報《天主教新聞》刊登全版問卷,呼籲曾見證教會成員侵犯事件者挺身回應這項調查。主教團收到一百一十個回應,其中八十六個來自婦女,只有兩個來自兒童。
松浦主教說:「其中一個回覆表示『這是教會首次聆聽我這類受害人的聲音』。此前,受害人不得不對神職人員及教友之間的關係保持沉默。」
主教團社會關懷部主任石川治子修女表示,其他侵犯的傳聞不久就浮現出來。「我們不能基於傳聞採取行動。不過,如果指控由受害人或其父母提出,我們必須立即回應。」
O六年三月,主教團保護婦孺人權組製作了一本有關性騷擾問題的小冊子,內容是根據調查結果而撰寫的,三年後出版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犯的單張。
這兩份資料在日本各地派發。該小組也建議日本十六個教區各自成立小組處理侵犯個案。
一一年十二月,主教團在東京為全國主教及修生舉辦有關防治性侵犯的學習班。
松浦主教重申近年天主教會因飽受批評而愈來愈常見的做法:需要更高透明度及問責。
他說:「美國及其他地方教會的經驗顯示,如果教會試圖僅僅在內部解決問題,結果會一敗塗地。教會必須視性侵犯為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