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望的祈禱
拜讀尹雅白神父在公教報撰文談論有關聖堂跪櫈的文章,閱畢,內心也感到幾許無奈和矛盾。
筆者是九十年代領洗皈依的,所到的每一處聖堂,不論是本地或海外的,大部份都設有跪櫈的;然而,最令筆者手足無措的一次,是那一年往比利時朝聖,進入一所聖堂參與平日彌撒,聖堂並沒有甚麼異樣,滿堂跪櫈;只是在「建立聖體聖血的敘述」時,我們慣常是下跪的,但當時全堂比利時教友,仍筆直地站著,面朝祭台上被舉揚的聖體聖血,其時我和兩名同伴並沒有入鄉隨俗,我們雙膝發乎情很自然的跪下,只是我們三人自覺成為別人眼中的怪物!
筆者小時候就讀教會學校,經過修女的悉心栽培,自幼便養成每逢進入聖堂,定必首先單膝跪下劃十字聖號,現在長大成人,也成為了天主教徒,這習慣一直如影隨形從未改變。筆者家教甚嚴,中國的傳統文化既講究三跪九叩打恭作揖的禮儀態度,每逢父母慶辰及農曆新年,我們一眾子女從長至幼列隊,然後逐一雙膝下跪,並連續三次向父母叩首,這傳統一直保存至今;可見,對長輩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萬有真原三位一體的天主,豈能不俯伏跪拜呢?從觀察所得,時至今天,大部份參與彌撒的教友都站著劃十字聖號,平心而論,筆者確實覺得自己的單膝跪姿與大多數人格格不入,縱使如此,筆者從未想過要跟從大多數而放棄一直堅持的信念和價值。
榮休教宗本篤在《禮儀的真諦》一書中,也就禮儀姿態——下跪作了溯源承後的詳細闡釋:屈膝跪拜是人願意承認自己是來自天主的一項身體行動,這項行動是隨內心滿溢敬畏之情而來的。本篤又以教會的首位殉道者聖斯德望(S. Stephanus)為例,斯德望在被人用石頭砸死時,是跪著向天主祈求不要向砸死他的人追討血債,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斯德望是何等的自由,他完全將自己的生命交付出去(宗七54—60)。所以,跪拜不單純是中國文化中長幼尊卑道德傳統的體現,它更是基督徒與天主有分的一種經驗和臨在,即是說,跪拜是作為基督徒回應天主的一項身體行動。
正當教會積極為搖搖欲墜的正統姻婚觀而撥亂反正之際,也值得我們每一位基督徒捫心自問:到底有幾多基督徒的價值觀在我們面對潮流的推進時,已不知不覺或任意地將其視之為可有可無。教宗方濟各在某次的講道中,毫無情面地指摘當代基督徒正被「貪圖安逸」和「只管當下」這兩種世俗和短視的文化所誘惑,後果是滿懷困惑並日漸模糊了與天主所建立的恆久關係。
幾多失落的基督徒價值觀,我們都要努力把它尋回!